|
□本报记者 刘 超 通讯员 李培政 “雨季来临前,能住进‘新’房子,这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俺心里暖啊。”近日,峡山区81岁的贫困户葛美玉的“危房”成功改造并通过验收,面对焕然一新的“暖心房”,她激动不已。 原来,葛美玉在老房子已经住了40多年,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房子随时会有倒塌的危险,虽然早想把房子整修,但是她体弱多病,现在也已丧失劳动能力,根本没钱修房。缺钱又缺劳动力,只能对着破房干着急。 如今,像葛美玉一样的贫困户的住房窘境正在改变着。峡山区把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着力点之一,以“不剩一处危房”的决心,大力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峡山区共改造危房761户。 “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就要对症下药,像葛美玉大娘这样的贫困户,首先就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难题。”峡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周松告诉记者,在精准扶贫的规划下,峡山区针对贫困户危房,改变以前由村级简单修缮或外租房子的简单做法,由区住建部门出面对接建筑队走进贫困户家中,进行危房翻修,安排专人对已开工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对建筑面积、施工质量等各方面进行把控,确保让贫困群众住上“暖心房”。 “为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严格,真正让贫困群众住进‘暖心房’,我们先后制定一系列措施,每年出台相应的《峡山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周松介绍说,峡山区为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从危房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到个人申请、村集体评议,再到相关部门带着建筑队入户鉴定,严格规范对象的认定、审批和操作程序,严抓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对2016年完成改造的危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直接将补助资金拨放给农户,同时启动2017年危房鉴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区2017年新登记危房93处,正进行改造对接,确保危房改造工程取得显著的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