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市领导到潍城区调研“作风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
市领导到奎文区指导“作风建设年”活动
南京市政协考察团来我市
文化名市·品牌特色提升主题活动现场会召开
我市部署水文工作
市纪委第五纪检组探索驻在部门政治生态定期研判制度
公开承诺“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
合作社里演奏“扶贫进行曲”
2017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作社里演奏“扶贫进行曲”



  □本报记者 付生
  五月,正值山楂追肥季节。在临朐县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一场为贫困户免费发放有机肥的活动火热进行。
  “这是40袋扶贫化肥,你数数。”相亮山楂合作社基地主任马相元和工作人员张本良,把一吨多的海藻微生物有机肥送到了河口村贫困户孟凡宝家中,老孟在领取单上摁上手印,禁不住喜笑颜开。
  孟凡宝今年72岁,家里开支全靠与老伴儿种的3亩山楂,过去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有机肥,加之缺乏壮劳力,山楂树管护不到位,结果少、品质差,老孟没少感叹:“同样的山楂树,别人家能卖万数块钱,俺家也就卖个四五千块钱。”
  自打加入合作社,老两口深切感受到入社带来的改变。“社里不仅提供化肥,还派人帮咱剪枝、施肥,教管护技术,山楂当年就卖了9000多元,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多。”加上合作社年底分红,孟凡宝在2016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为14家贫困户免费发放有机菌肥14吨。”据马相元介绍,他们优先给入社的贫困户开“小灶”,实行“一减一加”,在免费提供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对贫困户种植的山楂以每公斤高于市场0.8元的价格统一收购,使67名贫困户从中受益。
  在临朐山河食品公司,扶贫生产车间内的工人们正忙着对香椿进行分拣、加工、装箱。60多岁的潘文斗把一摞摞香椿上秤、计数,“我和老伴儿空闲时就到这儿打零工,加起来一月收入有3000多元呢。”总经理王中华告诉我们,这个车间的用工他们优先吸收贫困户,已带动当地40多名贫困户实现就业。
  当下的临朐,以合作社“大手”牵起贫困户“小手”的扶贫模式广泛开展,有114个省定贫困村建起合作社,入社贫困户80%以上,让贫困户聚在合作社、富在产业链,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