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动力
寒亭土地挖潜跑赢城市版图升级
市领导到寒亭区调研
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
九三学社潍坊市委举行社情民意专题辅导报告会
乐川街有“坑人”隐患
潍坊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预报
大虞街道构筑全方位动能转换大格局
风劲帆张正远航
清池街道与“时间”赛跑按“节点”达标
2017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劲帆张正远航
——营丘镇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走笔



  □本报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任相岗 刘晓彤

  以暖阳型煤、鹏州塑料制品二期等为首的一批工业项目投产达效;第六届姜太公文化节暨第27届桃花年会社会反响强烈,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增长极;两处升级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生态文明跃上大台阶……今年以来,昌乐县营丘镇乘“产业强市”“作风建设年”强劲东风,张扬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之帆,在优化软环境、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生态文明上强势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步登高,渐入佳境。
当好店小二
  近日,记者在位于营丘镇的鹏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看到,他们新上的塑料化粪池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一件件产品下线后,被迅速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说起扩大产能的事情,公司负责人丛兰国有发不完的感慨:“多亏了镇干部帮忙,不然我们还在犹豫呢。”
  据丛兰国介绍,近几年,公司原先的生产线已不能满足订单量,打算上新生产线,为了确保决策科学,他向包靠企业的镇干部刘耀伟求助。刘耀伟当即传递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农村旱厕改造,塑料化粪池生产线正迎来良机等。“刘耀伟和其他干部们帮着查了很多资料,解读国家相关政策,在采购安装设备的过程中,他们也经常上门,了解有没有困难和问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丛兰国说。
  “作风就是生产力和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必须竖起耳朵听诉求,俯下身子搞服务,为项目和企业当好店小二。”在营丘镇党委、政府召开的“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镇党委书记刘刚这样开导和要求干部们。以这次大会为起点,他们举全镇之力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作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听诉求答疑问。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全面负责抓好各重点项目的引进与扩产,全镇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今年1-5月份,全镇工业投资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28.8%。
劲吹文化风
  作为齐国故都姜太公始封地,营丘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他们持续放大品牌效应,依托镇域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了崇山石祖林、太公湖湿地公园、孝子王裒墓、太公祠等一批旅游景点。前不久,第六届姜太公文化节暨第27届桃花年会亦成功举办,再次唤起了外界对这片热土的关注。
  镇长吴国宗告诉记者,与往届相比,本届太公文化节和桃花年会规模空前,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采摘等产业经济消费超200万元。金钗河烧烤篝火晚会系今年首次举办,当天累计接待游客逾千人次;摩托车大赛比赛场地为全潍坊市最大,来自国内外的100多支队伍400余人参加比赛,为观众上演了“速度与激情”。据不完全统计,决赛日当天游客超7万人次。本届桃花年会文艺汇演,共有25支文艺队伍参加演出;活动还邀请了80多位知名书画家现场为观众免费题字作画,现场展出书画、根雕等艺术作品超280余件,为老百姓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擦亮生态牌
  “这两处污水处理厂我们刚刚完成升级改造,日处理污水1100立方米,同时达到了国家一级A的排放标准,完全满足厂区附近河道生态景观用水的标准要求。”在营丘镇污水处理厂采访时,镇干部这样告诉记者。
  营丘镇位于镇区及崖头工业园区的两处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时间长、日常管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现有设备污水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存在较大的环保隐患。镇党委主要领导现场考察后,当场拍板决定优先集中人力、财力保障处理厂正常运行,坚决堵住辖区河道、水库污染源头,全力维护好辖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并确定了更新管网设备、专人盯守维护、费用优先保障的工作思路。
  经过优中选优,多方对比,他们选取了一家实力最强、服务最全的专业公司入驻厂区,一手抓镇区污水处理规划完善提升,一手抓管网设备更新改造,短短两个月时间即完成了镇区18.5千米老旧管网的更换、铺设,维修3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增设一体化污水检查井364个。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将全镇重点污水排放企业、餐饮以及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全部接入统一管网,基本实现了镇区污水处理的全覆盖。他们还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专门落实专业公司日常维护运行、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的工作制度,为扎实开展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