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海洋环境污染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衰退明显,重要原因就是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正在进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蔚蓝的大海成为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心头的牵挂。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浙江舟山素有“东海鱼仓”之称。但近年来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禁渔线内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传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而类似问题,在全国范围也十分普遍。 2017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各省反馈督察情况,指出个别沿海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海要地”“向海要钱”“向海排污”等问题。 “不少沿海地区都在实施‘排海工程’,污染物排放地从陆地的河流、湖泊改为海洋,而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低于陆地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代表说,这一行为的实质是污染物排放的转移,建议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逐步取缔“排海工程”。 沈满洪同时建议,海洋运输的环境事故应建立“损害赔偿制度”,落实“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为了解决船主“环境损害赔偿”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则需要强制性建立海洋运输船只环境损害赔偿保险制度,通过第三方建立安全责任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