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让尘封的古老文化重放异彩
留住潍坊的记忆
冷看图书“标题党”
第三届高新国际艺术节即将开幕
2018潍坊足球联赛开赛
我国长白山发现新石器时期“石磬”
2018年03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潍坊的记忆



  □本报记者 邵光耀
  肉火烧,口感酥脆而又让人回味无穷,这不起眼的小吃,每天早上唤醒咱潍坊人的胃,也代表着咱潍坊淳朴的本色。但你会不会想到城隍庙肉火烧制作技艺,会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保护呢?日前,我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城隍庙肉火烧制作技艺、麻布绒绣等项目赫然在列。
  刚出炉的肉火烧呈碗口大小,因热气和肉馅的充实而饱满,圆滚滚的却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颜色呈金黄色。肉火烧的皮很薄,咬一口便发现原来这薄薄的一层皮是由好几层更薄的皮组成的,让人不禁感叹制作者的手艺。“如今众所周知的城隍庙火烧,主要指的是王姓人家的店铺。王金城老先生在1945年13岁时跟其姑父张玉成学艺,16岁时就在玄家下崖打火烧,深谙潍县火烧的制作精髓。1991年城隍庙居委会主任王宝荣为方便群众生活,在城隍庙西邻空房内办起了火烧加工组,聘请他传授潍县名吃三鲜肉火烧,后来改为个体,现由于拆迁,其老店已经拆除,其儿子、女儿都经营着老城隍庙肉火烧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作为潍坊人“吃”的记忆,城隍庙肉火烧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至名归,它不仅带来了胃的满足,更是对一座城市传统的尊重。
  此次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方面,共计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计20项。项目名录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各县市区、市文化馆均有申报项目入选。
  “我市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先行一步,目前,全市已投资建成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州市非遗博物馆、潍坊红木嵌银博物馆等30余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建成285个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10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6个校园传承教育基地、30处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同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工程,组织近百人调查队伍,对市级非遗项目进行口述史调查和文本归档。”潍坊市文化馆馆长、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邱兆锋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