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瑞曾
今年是潍县战役胜利70周年,我联想到1948年春随军进城从事接管工作,以及去年10月逝世的离休老干部陈慕虹同志。 陈慕虹同志,是山东招远人,1948年潍县解放战役中,他随军进城从事城市接管工作,之后一直在潍坊市区机关、团体和学校工作。他从1960年接受任务牵头负责从事第一部《潍坊市志》编纂开始,与潍坊市的地方文史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期间50多年,他视历史的真实如生命,废寝忘食、默默无闻地从事地方文史的征集研究,锲而不舍地破除了许许多多障眼迷雾,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陈慕虹同志曾花费20年时间,弄清了潍北双杨店镇马家村的马宗显烈士,就是1929年在青岛铲除大叛徒王复元的张英,也是后来在徐向前麾下曾在鄂豫皖边区一次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红军优秀指战员刘英。最终,1980年,中央军委办公厅于12月19日以“军办信发字(80)第320号”文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刘英(张英)同志一生的经历,并得到了徐向前元帅为烈士墓前碑文的亲笔题名。至此,一个暗藏五十年的张英身世之谜,得到化解。 陈慕虹同志在编纂1960年版的潍坊市志时,从丁锡田先生的秘书杨质斋先生手里借到的民国《潍县志》“党治”卷中,了解到有关潍县同盟会员的一些情况,为了弄清究竟,早在1965年他就着手调查,通过访问当年(1905)在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家住潍城仍健在的王善谟先生后得知,当年在东京经徐镜心、谢鸿涛介绍参加同盟会的14名潍县学子,其中王善谟、酆洗元家在潍城;张授臣、齐芾南、张正舫、于均生、于宗汉家在寒亭;李庭濯、李廷玠、张柏庄、李绳其家在高里镇;张传一、曹星五家在固堤镇;尹效文家在南孙乡。陈慕虹就骑了自行车到这14个人家乡逐个走访调查,仔细弄清了他们所居的村庄、名、字,就学于日本哪个学校、取得什么学衔,还记下了这些同盟会员在潍县、济南、青岛、烟台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经历,他写成的《潍县中国同盟会人》相继刊登在潍坊市政协及潍城区政协的文史资料中。而后,由于发文前虽几经周折仍对同盟会员尹效文的家乡住址没有查到,他念念不忘,直到2003年,还曾在南孙附近与寿光搭界的几个村庄跑来跑去进行查找,但终无结果。 陈慕虹同志敢为历史细节较真的精神还体现在他对最早甲骨文发现的潍县古董商究竟是谁的问题。他从诸多名人著作中了解到,最早将甲骨文骨片卖到人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手中的是潍县古董商。但对于古董商人的姓名,各说不一。刘鹗在其《铁云藏龟》中说:“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赴京师”;金石学家王襄在其《题易鲁园殷契拓片》中说:“潍贾范寿轩辈……挟来求售,名曰龟板”;又有学者陈炜湛称:山东潍县古董商范维卿以甲骨文字12版售于王懿荣。对此,范姓客、范寿轩、范维卿,究竟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三个人?从1999年冬到2000年春,陈慕虹曾先后9次骑车来到符山镇的范家庄,通过大量的访问求证,终于弄清了最早出售甲骨文给京津学者的古董商是范椿青和范维清两人。 2001年,陈慕虹同志从《联合日报》刊登的《光荣的纪念章》一文中,了解到潍县寒亭有人在一战中赴欧洲当华工的信息,联想到当年核雕大师、家住考家村的考功卿曾送他一枚一战纪念章,就起意调查潍县当年赴欧洲当华工参加一战的来龙去脉,以为平民立传。他最先到了潍城西郊的考家村,了解到1916年欧战中,法国在坊子设立“侨工事务局”,仅考家一个村就有40多人报名去过欧洲,而后,陈慕虹根据打听到的信息,先后跑到寒亭、郭家官庄、潍城陈家庄等一个村一个村地调查走访,费时7年,形成了有关一战潍县华工参加欧战的资料,并在2009年2月1日的《潍坊晚报》上发表了《一战华工军团中的潍县人》,从而引起了地方媒体的重视,2009年11月14日起,《潍坊晚报》曾以近两月的时间开辟《不该被遗忘的一战劳工》专栏,连续征集潍坊地区一战华工的资料,最终不仅弄清了当年潍县及周边各县参加欧洲华工的基本情况,并且查清了潍坊地区的497名一战华工捐躯战场的名录。而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专栏到潍城采访,潍坊地区的有关资料也纳入了后来播出的《一战华工军团》专集中。事情到此并未了结,陈老还记得考家村当年当华工的农民兄弟回到家乡,曾立过一通碑,年久失存。他已年老无力再到考家村了解这些华工的姓名,就与经常到他家收废品的两名考家村的老乡说明原委,最终请这两位老乡费心出力,调查出当年华工三十几人姓名,陈老对此深表感谢,给予他们因调查误工的报酬,考家村华工姓名录,载入了潍城政协文史资料集,又建议村委找机会重新为这些华工立碑。 2010年,陈慕虹同志年近90岁,虽然不能经常出席政协文史委每周的定期会议活动,但他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知道的有关潍县的那些历史往事。一次在家闲谈中,他对我说到1960年编纂潍坊市志的一次座谈会上,在日伪时期负责出版民国《潍县志稿》的刘逊聪曾提到删除了民国《潍县志》“党治卷’,用万历、康熙、乾隆三个版本的序言,起名“序录”,偷梁换柱代替“党治”的事,当时我就感到这是一件大事,我请他仔细谈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郑重地对我说,曾借用的“党治”卷复印本,事后放到潍城档案馆里了。而后,我与文史委的陈树林同志果然从档案馆找到了他当年借用的党治卷(上面有陈慕虹用朱笔圈阅的字迹)还找到了5本民国版的《潍县志》(内中也有“党治”卷一册),2010年7月30日,《潍坊日报》以《民国潍县志党治卷现身》为题,披露了这件事后,弄清了《潍县志稿》基本就是民国《潍县志》的变身,而后潍城档案馆又在再版的《潍县志稿》中复原添加了“党治”卷。 如今,陈慕虹同志已经离开我们远去,但他热爱文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敢于对历史较真、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将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