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潍河碧水润两岸
前三季度我市肉类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十二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已全部进驻第二批被巡察单位
全市开展农村“三清”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
坊子加速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高新区“快、优、新”推动“一次办好”落实处
2018年10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河碧水润两岸
——昌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擘画乡村振兴生态样板



  □本报通讯员 代选庆 王鲁兵 翟世强
  母亲河潍河自南向北穿昌邑而过,孕育出两岸目不暇接的生态绿色,也擘画出更加绚烂多姿的美丽乡村新色彩。近年来,昌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化“作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全力推动生态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上档升级,汇聚起绿色发展的澎湃动力,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苗木产业叫响绿色生态“金字招牌”
  9月19日,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昌邑)国际邀请赛在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开赛,来自哥伦比亚、加拿大、爱沙尼亚、芬兰和国内的共20支队伍参赛,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园艺景观设计施工的“顶级盛宴”,成为该市探索园林苗木产业“产学研用”进一步融合的积极举措。
  作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昌邑市拥有苗木种植面积12万亩,苗木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达16亿元,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并连续16年成功举办绿博会,享有“北方绿都”的美誉。
  站在产业发展高点,昌邑人主动求变、敢为人先,不断“试水”更加多元、高端的发展新路径,加速绿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该市先后引进培育北美海棠、七叶树、巨紫荆等新优苗木,造型苗和容器苗等高附加值苗木,强化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建立省级研究所3处、高标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3个,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苗木新优品种14个,省级林木良种7个。同时,对苗木从种苗选育到施肥、浇水、打药、剪枝等全过程实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北京东方园林公司、大连鸿林景观公司等10多家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新发展提升改造标准化苗木基地15000亩,标准化水平在全国领先。
  借此优势,昌邑市全面吹响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山东省森林城市的号角,下大力气做好“增绿”文章。今年以来,以突破滨海和潍河流域开发为契机,以沿海防护林建设、水系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完成成片造林2万亩,新建完善林网3万亩,构建起潍河、绿博园、柽柳林等六大生态林场和“十横十六纵”骨干林带造林绿化大格局。该市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市”,绿色生态成为该市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生态振兴为农业加注“绿色动能”
  潍河孕育了昌邑的农耕文化。作为首批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昌邑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农业政策制定、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各个层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产业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走进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的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施工现场,几座金字塔形的玻璃立体种植阳光温室拔地而起,占地1.8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农业展示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鱼菜共生系统将在这里投入运行。
  该项目是昌邑抢抓国家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重大机遇规划建设的,总投资50亿元、面积3万亩,打造核心区、生态景观区、辐射带动区三大板块,建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共享农业、智慧农业、康养、教育等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市场、资本、信息等要素资源向农村聚集,解决当前农业粗放经营、土地资源浪费等农村空心化问题,释放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倍乘效应”,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三产融合是昌邑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着力点,以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为引领,该市雅拉生态食品产业园、亿润生姜产业园、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等项目全力推进,加速构筑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今年以来,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600亩,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年可增加收益180余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撬动农业发展转型向“绿”步伐。
  生态旅游崛起潍河绿色发展长廊
  金秋时节,潍河东岸的青山秀水旅游度假区成为游客休闲娱乐的天堂,游客们徜徉在非洲动物园、天鹅湖、薰衣草庄园、跑马场、青山天池、房车营地等景点中,或与花海合影留念、或亲身体验游乐项目、或与动物亲密接触,依山傍水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涓涓北流的潍河集水、绿、空间等多重优势于一身,是昌邑城市灵性之所在,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大优势”。该市以“河、绿、海”开发为主线,编制完成了《昌邑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昌邑市潍河生态长廊风光带总体规划》,依托潍河生态优势,加快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以点带面、串点连线,着力打造潍河70公里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今年,昌邑市旅游项目建设再取新突破:总投资30亿元的梨花水镇项目顺利签约,并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总投资50亿元的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投资3亿元,初步搭建起发展框架;总投资5亿元的“蓝杉·芦苇苑”农耕康养综合体项目4月份签约、5月份奠基,正顺利建设中……
  更重要的是,随着纵贯昌邑南北的潍河东西两条堤顶路全线贯通,石湾店花海、姜泊古村、胶北特委会旧址、昌邑县委旧址、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峻青文学馆、火道知青馆、顾城故居、李福泽故居等成为新兴的乡村旅游热点,一幅水绿相依、景色旖旎的70公里生态旅游“上河图”正徐徐展开。
  生态为本,节会为媒。今年该市启动2018文山潍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第九届山阳梨花节、第二届奎聚赏花会、首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第三届乡村旅游节暨龙乡文化节、潍水健步走、柳疃首届桑葚采摘节等节会活动,活跃了旅游市场,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该市成功获评“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