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诸城园区化布局力促产业抱团发展
暖心田
双杨街道实字当头推进乡村振兴
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全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调度会议召开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转办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涉及我市11件
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群众来电公告
山东鲁丽钢铁有限公司入选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关于划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作为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缴费的说明
2018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产业链 打出组合拳
双杨街道实字当头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王聪聪 通讯员冷雪)今年以来,经济区双杨街道借势而为、奋发进取,搭建产业链,打出组合拳,谱写出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产业振兴增添乡村振兴活力。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双杨街道逐渐摸索形成一条“一产带动二产、二产反哺一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可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200万元。“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我们与北京新农创投资发展公司合作,规划建设总投资11.18亿元、面积22000亩的东篱田园综合体。”双杨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刚说,“重点打造‘六区两带一中心’,建成‘功能配套完善、产业特色明显、村民共建共享’的田园综合体。”当前,占地100亩、总投资6000万元的核心区一期智能温室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年底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近1500户农民稳步增收。
  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堤坝。近年来,街道大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行“党支部+”模式,以“红色”传承、“五化”建设为抓手,以建设过硬支部、锤炼过硬队伍为目标,彰显出新时期“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开启了党建引领的新征程。
  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9月,街道成功举办了潍坊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不断弘扬正能量,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振兴乡村文化的‘灵魂工程’,我们除了举办丰收节,还深入挖掘红色革命历史,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王刚说。除此之外,东篱田园综合体周边建有高标准国学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人才振兴集聚乡村振兴力量。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双杨街道通过与区城投公司合作,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潍坊科技学院等知名学府洽谈合作,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及人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不断吸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前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
  生态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支点。通过和园艺设计公司合作,进行苗木种植、景观设计等环境整治工程,如今,一个整齐划一、环境优雅的东篱乡村已逐渐形成。此外,依托东篱田园综合体项目,根据现有景观轴线和采摘园区农业景观特色,建设田园诗廊和田园步道,打造四季东篱观光带;通过和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34亿元开展大圩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并融入当地红色文化,打造集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前阙红谷·大圩河生态景观带;建设东篱公园和天然氧吧,让人们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
  双杨街道将全面落实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潍坊市加快“四个城市”建设决策部署,坚持“率先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目标导向,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