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
深化党建示范引领 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
|
|
□本报通讯员 金莹 近年来,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党总支坚持“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不断擦亮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实现了学校“全面+特色”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潍坊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和“潍坊市先进党组织”称号。 健全制度机制 筑牢党组织“红色堡垒” 该校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强化过硬党组织建设。落实“三级联动”管理机制。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各司其职,定期召开三级联席会议,做到了事务共商、政策共议。成立了“警家校联合护学岗”,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做到了家校共管共育;推进党支部网格化管理机制。学校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上,构建起立体化党组织建设新格局;推行党员“争分”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党员“争分”行动教育管理考核办法》,同时,强化党员“争分”结果运用,与评先树优、晋级提升相挂钩。今年,有1人进入校级领导班子,3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实施重点工程 倡树教师“红烛精神” 围绕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坚持在促进培养、引导激励上下功夫,全力实施“三大工程”。实施“争创先锋岗”工程。建立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双培双带”机制,放大党员“头雁”效应,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双争双评”工程。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双争双评”活动,在教师队伍中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施“红色榜样”工程。成立党员名师工作室,组织党员教师“传帮带”和“红蓝结对”,积极发挥党员教师典型引领作用。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重点实验学校。 构建红色阵地 引领学生“红心向党”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理念,突出党建文化引领,不断完善“红色育人”体系,激发学生健康成长动力与潜力。推动红色文化满校园。构建了80米长的红色党建文化长廊,建设200平方米的红色德育展厅,将中国精神精髓及学校“鸿雁”文化引领下的各项工作作立体化、系列化呈现。推动构建红色活动规范化。将“红色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并规范实施,真正让师生在活动中受益成长。推动红色教育课程化。坚持将红色元素融入学科课程,按照“一级部一主题”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续编《红旗飘飘》等红色德育教程作为必修课融入课堂,让“红色种子”根植学生心间,筑牢学生红心向党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