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金民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更加注重践行新发展理念,真正把新理念贯穿落实到工作决策、目标确定、项目选择、工作落实等各方面,确保新发展理念在潍坊落地见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但新发展理念要在全市经济工作部署中落地生根,既需立足根本,着眼长远,意志坚定,毫不松懈,更需要进一步汇聚合力,下大力气抓好落实,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点燃创新“主引擎”,释放发展“内生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成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要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要坚持科技创新为先。持续发力做好招才引智工作,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招引方式、强化考核激励,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双招双引”;注重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改善科技工作者的待遇,让科技工作者无后顾之忧,乐于科研,勇于创新。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真正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二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为要。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促进传统产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老树发新芽”。三要坚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本。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靓鸟”;要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制造业,加快打造国际动力城、高端化工产业基地、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提升产业竞争力。 唱好协调“和谐曲”,补齐关键“薄弱点”,推动缩小城乡差距取得新成效。协调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统筹兼顾,才能促进更高层次的发展。当前,全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弥补脱贫攻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实现城乡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意义非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更深层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一要在产业就业精准帮扶上再深入。立足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让贫困户有更多更稳定的产业收益。二要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再用劲。引导发展服务经济,支持村民合作社组建工程施工队、农业服务队等服务实体,承接劳务输出等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三要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上再发力。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质量推进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建设,实施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社会治理,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家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潍坊力量。 绘就绿色“基色调”,打造生态“高颜值”,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抓好问题整改,积极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和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大会战,打一场生态环保攻坚战、翻身仗,打出潍坊绿色发展的转折点。对此,一是全力开展生态功能提升行动。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二是全力开展资源节约提效行动。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三是全力开展环境治理提质行动。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健全和落实重点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全力开展生态制度构建行动。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把“硬指标”真正落实到“硬约束”上。 倡树开放“新姿态”,吸纳优质“大资源”,推动稳健持久发展取得新成效。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只有加大开放力度,才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实现永续发展。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更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对此,一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强化开放发展意识,学会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住“一次办好”这个牛鼻子,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地服务企业。二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三要构筑陆海联动的开放格局。依托潍坊港,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加工贸易、大宗物流等国际产业,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打造全市走向海洋、融入世界的大平台;综合保税区与潍坊港联动发展,搭建连接沿海内陆和面向东北亚、西北欧的对外贸易大通道,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跨欧亚经济带”对接,把潍坊打造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有力支撑点。 直抵共享“目的地”,扩大幸福“公约数”,推动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我们要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加关注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要在充分就业上下功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二要在提升群众获得感上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稳健、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事业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三要在补齐民生短板上出实招。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加快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贫困残疾人、优抚群体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制度,推动社会福利服务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织就民生“保障网”,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效体现在民生改善上。 (作者单位:潍坊港集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