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永健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些独特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多年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还很多。对此,会议要求要对标新蓝图、新要求,认真查摆问题、分析挑战,把症结找准,把困难考虑充分,使我们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措施、政策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我们要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就要按照会议要求,坚持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既要看到优势长处,更要看到短板不足,既要看到有利条件,更要看到不利因素,既要坚定信心,更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战斗精神,全力克难攻坚、化“危”为“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再创新的辉煌。 要聚焦产业结构优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就能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近年来,我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四新”经济占比小、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转型升级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坚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双招双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促进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持续膨胀规模、发展壮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抓好“人才新政20条”落实落地,鼓励全民招才引智,使人人都成为“引才大使”,为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用心营造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在核心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手。 要聚焦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区域协调发展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产业发展同质化等现实问题,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态势,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提升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妥善解决土地、能耗、环境、水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制约问题,有效转方式调结构,解决大而不强的状况,推动高质高效发展。要着力提高城区首位度,加快高端制造产业向城区集聚,在城区膨胀发展,让“国际动力城”成为潍坊的又一靓丽“名片”;着力解决同类产业竞争性发展的不良势头,牢固树立市内产业布局“一盘棋”思维,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高效发展。 要聚焦风险底线防控,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就更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底线问题带来的切肤之痛,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用心用力化解风险、防控危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牢,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增强忧患意识,科学应对国外贸易摩擦和国内下行压力等挑战,积极“危”中寻“机”,及时化“危”为“机”,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实现经济发展步伐持续稳中求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聚焦思想作风提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干部的思想作风,关乎践行新理念的成败,影响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我们要深刻认识思想观念陈旧、思维僵化、GDP情结等问题的不良影响,有效转换党员干部思维观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习贯彻,组织党员干部观大势、谋全局,以守正创新的思维理念凝聚发展共识、抢夺发展先机;发扬斗争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敢于直面困难,善于迎难而上,做到主动担当、争相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以“工作落实年”为抓手,有效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深化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巩固“放管服”成果,该“让位”的“让位”,该“松绑”的“松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作者单位:高密市委组织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