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砥砺奋进写华章铿锵前行谱新篇
走出去逐梦世界
聚焦“五个新城”建设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新发展
奋力开创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
农历戊戌年十二月二十
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走出去逐梦世界
坊子区着力加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田庆盈到诸城参加指导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一书出版发行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从严从实抓好“大棚房”问题整改
奋力开创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
2019年0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去逐梦世界
——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孟祥风 刘杰
  从一个传统老国企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企业,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并跑领跑,从偏隅一地到遨游全球市场,潍柴仅用了20年的时间,“潍柴速度”惊艳了全世界。
  纵观潍柴20年的发展史,开放是潍柴走向世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20年来,潍柴不断强化开放发展意识,未雨绸缪、超前布局,坚持向世界寻找标杆,面向全球整合资源,推动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一路从潍坊走向世界舞台。
  今天,我们向潍柴集团和谭旭光同志学习,就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以世界眼光抢抓发展机遇,以全球视野提升发展境界,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潍坊对外开放新高地,在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中实现新作为。
  “到世界经济的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潍柴从不满足于做中国的潍柴,而是要做世界的潍柴。”
  开放发展,必须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潍柴一路从潍坊走向世界舞台,靠的就是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科学把握与成功驾驭。
  “三三制”改革后,潍柴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初春,潍柴动力成功登陆香港证交所,谭旭光手中一下子多出了14亿元人民币。
  这些钱花到哪儿?谭旭光早就有了长远的打算。2004年,潍柴在行业内已经做到老大。但谭旭光却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固守现有柴油机,不进行产业延伸,潍柴的明天会飘摇不定。于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想法一直在他脑子里打转。
  资产运作的成功,让潍柴实现产业延伸有了机会和筹码。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收购湘火炬一战。
  彼时,湘火炬控股的陕西重汽一直在中国15吨以上重卡销量上排名第二;法士特不仅在全国齿轮行业名列第一,其重型变速器单厂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毫无疑问,谁控制了湘火炬,就意味着控制了中国盈利能力最高的重卡整车及零部件资产。
  “必须拿下它!”谭旭光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尽管过程曲折、困难重重,但2005年8月,潍柴终以10.2338亿元的天价并购了湘火炬。从此,潍柴由一个单纯的发动机供应商转变成一个集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为一体的综合生产商,拥有了中国最为完整的重卡黄金产业链。 
  随后,潍柴以此为平台,倾力整合行业最领先的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产业和技术资源,在全球率先推出首款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牢牢将动力总成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力支撑了民族重型商用车品牌占据国内市场99%的绝对份额,挺直了中国装备制造崛起的脊梁。
  核心技术乃企业命脉。“如果不主动与世界科技接轨,在全球开放中寻求合作提升的机会,闭门造车、埋头走路,迟早要被全球市场浪潮拍死在岸上。”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谭旭光,带领潍柴纵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搞创新,“中国动力”不仅奔腾在全国各地,还成功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引领全球行业趋势。
  “到世界经济的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潍柴从不满足于做中国的潍柴,而是要做世界的潍柴。”在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同时,潍柴积极谋求国际重组和并购,开启跨越式发展的征程。
  从2009年开始,潍柴抢抓机遇,加快走出去,实施了欧洲并购“三部曲”:试水法国博杜安高速海上动力公司、收购意大利法拉帝全球顶级豪华游艇集团、战略重组全球第二大叉车集团德国凯傲和全球高端技术品牌林德液压。
  推进北美并购“二重奏”:并购全球最先进的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国德马泰克、战略控股全球领先的可替代燃料动力提供商美国PSI公司。
  通过一系列并购,潍柴的国际版图日渐明晰。“并购的欧洲企业都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林德液压,将彻底改变我国高端液压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格局,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同时,这些成长型业务也有利于潍柴的产品结构调整与完善。”谭旭光直言。
  此间,潍柴不断夯实国内市场,不但收购了扬柴,挺进中小排量发动机市场,还联合山东工程机械集团、山东汽车集团,组建山东重工集团。
  紧紧围绕战略结构性调整补短板完善产业链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潍柴实现了从陆上动力向海上动力、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成为拥有商用车动力总成、工程机械动力系统、船舶和游艇推进系统三大黄金产业链的跨国企业集团,并推动中国产业品牌走向了世界前沿。  


  “潍柴的梦想是要成为受人尊敬、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国际化强企”
  20年来,潍柴始终以开放的前瞻眼光定制发展战略,纵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完美逆袭。
  “潍柴奇迹”的背后,是谭旭光气势如虹的追梦过程。一路拼搏,潍柴从数字上讲已经是世界500强了。对此,谭旭光仍不满足:“进入世界500强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梦。成为国际化强企才是。我说的国际化强企标准是,世界500强中所处行业的前三名。”
  2017年,在潍柴实现收入突破2200亿元、迈进世界500强之际,潍柴又定下了一个新的目标,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潍柴的梦想是要成为受人尊敬、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国际化强企。”对未来,谭旭光踌躇满志。
  为此,潍柴“两条腿”走路:到2020年潍柴传统业务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到2030年潍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在传统业务板块,潍柴提出到2020年,柴油机热效率从现在的46%提升到50%以上,趋近零排放;整合“林德液压+潍柴发动机”,打造液压动力总成系统;要成为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
  除了传统业务外,在新能源产业变革到来前,潍柴正编织着一张大网,提前布局。
  在欧洲,战略投资全球领先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公司英国锡里斯动力,与其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与德国博世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未来合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技术产业链及双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框架性约定。在北美,与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西港燃料系统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分别合作开发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动力产品,并在中国实现工程化落地;同时,潍柴还在德国亚琛、日本东京、美国芝加哥分别设立了科技创新中心,针对新能源电机、电池等进行技术研发和探索……
  “传统动力总成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新能源动力越来越近,这是潍柴最大的挑战。必须抓住这次产业革命机遇,实现从一个柴油动力领先者向能源动力引领者的转型,变当前的辉煌为持久的成功。”谭旭光说。
  “目前,我们掌握了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HPDI天然气动力新能源三大核心技术。这意味着我们的新能源梦想已经从蓝图一步步走向了现实。”谭旭光豪情满怀。
  2018年12月14日,潍柴与潍坊市政府签下建设潍柴(潍坊)千亿美元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致力打造万亿级国际强企。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是推动民族动力产业抢占世界行业制高点的核心支撑。
  进军新能源,是潍柴转型大棋盘上的历史性落子。未来5-10年,潍柴将投资500亿元打造涵盖混合动力、锂电池、氢燃池、电机、动力总成系统、整车整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其中包括投建能源驱动电机制造基地、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商用车新能源动力总成系制造基地……
  走进新时代,大企业应该有怎样的担当?谭旭光用行动给出了漂亮的答案。潍柴所做的一切,从传统制造升级为高端制造,从传统能源迈向新能源,都是在为中国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寻找发展“新动力”。
  “潍柴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输出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几度海外落子,潍柴成了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能否运营好这些并购企业,并在国内外企业之间实现深度融合,是检验全球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跨国并购中有一个“七七定律”,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其中又有70%失败于并购后的整合。对于这一现实,谭旭光直言,不同国度间财务统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的不同,是跨国并购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个艰难的磨合过程,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跨越的。
  而潍柴却接连跨过一道道“坎”。目前这些并购公司均取得了向好发展,且与潍柴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证明了中国企业完全能够整合好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
  为什么潍柴可以?“文化融合,善意收购”,是潍柴成功的一个关键砝码。
  在潍柴内部,谭旭光和团队从来不讲“兼并”,只讲“合作”。对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谭旭光有着自己的原则:运营上遵守“战略统一、资源共享、独立运营”,文化上奉行“尊重与包容”,绝不是以一种企业文化去消灭另一种企业文化,而是通过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繁荣。
  在“尊重与包容”的文化理念基础上,潍柴探索了具有启示意义的海外运营管理模式——大胆输出中国式管理和企业文化。在推进本土化运营的同时,潍柴派出数名身经百战的高管融入并购企业,将潍柴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与全球资源嫁接,因地制宜打造中国特色的世界级企业。
  凯傲成功上市后,运作非常规范,潍柴就将重点放在了选用好职业经理人、做好财务管控、推进战略一致与协同上,充分保障并购企业的本土化运营。经过几年的艰难磨合,潍柴最终在法拉帝全球各个业务平台逐步建立了价值观相对统一的文化体系,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上体现潍柴母公司的管理特征和其自身优秀管理经验的传承。在此基础上,法拉帝进行了深层次的重组与改革,从深陷财务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技术全球一流的林德液压,主要面向欧洲、北美市场上的高端客户。将其并购后,潍柴成立了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德团队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国成本+欧洲品质”加速落地。对博杜安,潍柴则每年都给予资金上的巨大帮助,将其打造成为重要的发动机前沿研发制造基地,填补了潍柴16L发动机的空白。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输出项目的同时,潍柴同步将自己成熟有效的质量管控模式复制到项目所在地。在缅甸,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工人不仅技术能力较差,安全意识也淡薄。驻缅甸工厂项目组在技术输出的同时,更用充满激情的“潍柴精神”感染缅方工人,让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成为内力自觉,共同打造“潍柴制造”的品牌信誉。在缅甸,2018年5月份潍柴首个技术输出项目正式交付,让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缅甸迈出了工业化第一步;在白俄罗斯“中白巨石工业园”,上演了惊人的“中国速度”,短短7个半月,潍柴马兹新工厂就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充分考虑各国的文化差异,在开放中博采众长,潍柴的海外运作实现了义利共赢。2017年潍柴收入突破2200亿元,其中收入的40%来自海外业务。谭旭光表示:“在今后的国际化发展中,潍柴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输出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打造中国制造业金字品牌。”
  新起点上再追梦,潍柴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未来的30年,我们要把潍柴打造成中国制造业享誉百年的国际品牌,期盼着一个崭新的国际化潍柴在我们的手中诞生。”在潍柴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谭旭光立下铮铮誓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