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刘福文)城市地下管线犹如城市的“血管”,其运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近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采访获悉,为全面掌握中心城区地下管线基础信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今年五月下旬以来,我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全面铺开。
据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员介绍,我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600万元,普查总面积648平方公里,预计普查管线约2.2万公里,分为外业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两个部分。外业普查范围包括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具体为东至朝阳路、南至坊子乐山街、西至乐城路、北至望海街的大外环围合区域;普查对象为依附于市政道路和公路以及沿河道埋设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各类管线,在此基础上,视情况逐步深入到小区、庭院。同时建设信息系统,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三维等信息化技术,整合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流程,实现地下管线动态管理;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满足规划、建设、管理、管线行业主管部门以及权属单位的应用需求;通过系统的应急管理功能,提高系统在城市突发事件中的指导作用。
据悉,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外业普查任务;2020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信息系统的试运行工作,届时,将中心城区管线普查成果录入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