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会战显担当 尽锐出战有作为 |
奎文开发区努力实现“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新突破 |
|
|
本报讯 (记者何赛)深秋时节,寒意渐起,在奎文经济开发区通联壹号仓项目现场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总投资4亿元的通联壹号仓外资项目正加快建设,将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物流”智慧物流新模式,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一线快消品中转仓。市、区“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动员会议召开以来,奎文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要求,依托文化和产业资源,强化担当作为,全力协调对接,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快达效,努力实现“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新突破。 打好“双招双引”“攻坚战”,汇聚转型升级新动能。把“双招双引”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总抓手,完善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结合的立体招商机制,全员参与、尽锐出战,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有压力。按照“区块定产招商”思路,聚焦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大力开展定向招商、错位招商。坚持“快”字当头,加快南苑·阿朵小镇、南溪小镇等重大项目洽谈对接,依托白浪绿洲湿地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田园文旅综合体;持续推进园区招商,目前金科智慧产业园正加快对接,中科院潍坊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研究院、山东高科联合环保科学研究院已入驻齐鲁创智园;继续加大人才团队招引对接力度,力争2019年引进过10亿元项目2个以上,高端人才10名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 打好项目建设“速度战”,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完善重点项目责任清单,按照“落地全程服务”模式,逐个项目梳理从手续办理到开工建设全流程各个环节,对招商签约、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实施无缝隙对接,结合市、区审批流程再造,全面加快总投资113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动力智谷产业园,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目前一期6万平方米建筑群已全面开工。总投资30亿元的德润康养新城,聚焦健康产业方向,建设商务花园式体娱康养综合体,带动周边业态和城市面貌实现跨越式提升。 打好硬件提升“阵地战”,开拓“双招双引”新空间。按照“空间拓展、产业集聚”的思路,坚持“拆建产”一体推进,全面加快片区开发建设,提升“双招双引”硬环境。在近年来棚改征迁大突破的基础上,实施“自治+法治”征迁新模式,目前曾停滞多年的东范家征迁已完成清零,茂子庄即将完成清零。下步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力争2020年全面完成辖区旧村征迁。结合片区开发,加强对接争取,着力提升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快路网、管网、轨道交通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目前鸢飞路南段已建成通车,铁路“卡脖子”道口拓宽改造将于近期动工,白浪河片区供暖管网正在加紧铺设,文化南路电网增容计划即将付诸实施,有力保障了辖区招商引资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上接1版)项目部经理王兴彬介绍:“新地城项目拿地以来实行24小时施工,在加快进度的同时确保高质量。” 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10月3日,潍城区新旧动能转换百日攻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包括潍坊传化公路港、信科精密零部件、潍坊邮件处理中心、智群学校等12个,涉及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总投资72.9亿元。 项目为锤,击鼓奋进。市发改委针对在谈未签约项目、签约未立项项目、立项未开工项目,开展项目百日会战活动,部门领导带头督战,相关科室靠上服务,全力推动项目签约、立项、落地。 “我们制定了全市百日会战方案,重点明确,责任清晰,鼓励引导各级各部门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力促“招引”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努力形成‘井喷效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合作促进局局长王浩告诉记者。 出新招,营商环境再优化 10月16日上午,全省首个企业开办“秒批”系统在安丘市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受益于新系统,安丘市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由原有的一天压缩至十几秒,全程无人工干预,目前,可实现13大类、2000多种事项经营范围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智能化“秒批”。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企业无论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民之盼,政有应。为扎实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实现办得快、跑得少、服务有温度,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10月1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实施流程再造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方案。此举既彰显了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又顺应了市场主体期待,赢得广泛点赞。 速度与温度的叠加,由点及面,细致入微。然而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全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各县市区积极作为。 高密市聚焦“政务、创业、社会”环境,制定20多项“一揽子”政策,加快推进“一次办好、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改革,全面再造“审批服务、项目工作、群众诉求、城市治理、机关内部”五大运行流程,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生态宜居、成本竞争力强”的营商环境。 诸城市龙都街道坚持把转变作风、高效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不到1个月的时间完成800余户调地工作,50天完成龙湖绿园田园综合体项目总体进度的80%,林家村镇引进的年产50万台智能花卉物流货架项目已于6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3000万元,预计到12月份可完成到位资金2.4亿元。 想到穷处,干到极致,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最大力度创新机制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难事先办、急事特办、能便则便、能快则快,尽最大努力、以最快效率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王浩说,我市制定了重点招商项目市级推进工作机制、“服务大使”工作机制、重大项目工作专班等,全力服务项目快决策、快推进、快落地、快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