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潍柴集团潍坊特钢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举行
高新区启动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宣讲活动助推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助力精准脱贫
“以新代旧”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加强设施维护管理 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潍城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徒步督导
凝聚三方合力 破解治理难题
认真谋划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
雷沃阿波斯成立农业行业首个多产业多主体异业生产联盟
2019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代旧”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诸城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徐春光

  在诸城,传统戏剧茂腔深受群众喜爱。然而这些年,能听到茂腔的人不多了。65岁的刘炳武曾为此抱憾:“茂腔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唱的人太少。”他痴迷于茂腔多年,总想着让更多的剧目走进农村、社区。
  昌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成立,让刘炳武的热情完全焕发了出来。有方便的场地条件,在分中心排练,到基层演戏,就成了刘炳武的常规日程。越来越多的茂腔爱好者加入了他的剧团,成为了志愿者。他们除了发掘整理《小姑贤》《罗衫记》等传统剧目,还创作了《二次分爹》《保卫刘家庄》等“时代新剧”。这些剧目,一到基层演出,场场爆满。
  无独有偶。百尺河镇76岁的志愿者刘光伟,热爱军营,情系国防,靠几十年来收集的国防图书和武器模型等,自费建起国防教育书屋,供群众和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百尺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成立后,这个充满红色能量的基地从简陋小院搬进了亮堂的大厅,书屋的影响力也随之大增。
  了解到基层对精神文化的渴求,通过对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培养,诸城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的综合功能得到了发挥。目前,全市建有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艺术、科学普及、家风传承、农技推广等九大类别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166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石桥子镇伴倒井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7岁的村民赵金明感叹:“我们这里素来重视家风,也有立家训的传统,像我们赵家的家训,是留在家谱上的。”实践站的落地,让赵金明等人重新感受到了新时代家教文化的感染力。72岁的村民赵立志很自豪:“有这些鼓励守孝向善、勤俭持家的家训,不光村民来看,邻村、外地的人都来参观。”通过精心整理,展示在实践站内的历代家训、现代文明家教知识,正在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身临其境,对如何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思考。
  枳沟镇乔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个移风易俗宴会厅。乔庄社区党委书记刘正光说:“我们想通过服务,逐渐培养起文明乡风。这个宴会厅,谁家有红白事儿,都可以在这里安排接待。餐厅会派专人代收礼金,礼金固定金额。之所以能吸引村民来,不光是因为这里价格低,更在于村里配套的大礼堂,有台子、有座位,办个仪式很方便。”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社区田园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乔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只向村民开放,还向来村里的游客开放。“有科普知识展,有书画厅,有讲座,来体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刘正光说。
  诸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紧扣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在各镇街园区、社区的具体呈现中则各具特色,这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更在广大群众中注入了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激发出了基层发展的内在活力,呈现出紧扣主题、同频共振的生动场景。从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到17个镇街园区分中心,再到226个城乡社区实践站,从活动设计到内容安排,均根据各地历史脉络、发展资源等找亮点,在“以新代旧”中,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正稳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