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今日乡村美如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丹河市级河(湖)长到临朐昌乐巡河(湖)
全省安全生产执法业务培训班在潍开班
我市开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
以水利工作实际成效践行初心和使命
开门抓教育 为民解难题
绿水青山孕育美丽蝶变
2019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孕育美丽蝶变
——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刘超 通讯员 刘涛
  2008年1月1日,峡山区肩负着保水护水的使命组建运行,成为山东省首个以生态命名的经济开发区。峡山作为潍坊主城区的生态版块,秉承“生态立区,产业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发展理念,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探索。
  如今的峡山,水库环湖100余公里全部围网实现24小时监控;区内几个废旧矿坑,经生态修复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水中央公园,在这里连续举办了四届迎春灯会,一个路口之隔的国际微电影城项目接近完工;韩国LG集团山东运营中心等8个项目陆续落户中铁国骏智造谷;峡山生命科学产业园、绿色智谷、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阵地渐成规模……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生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教育为主导产业,以科技和金融支撑的“4+2”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起势。
  原来四县交界的边缘地带上,一座生态宜居、活力十足的现代小城已初具规模。
一湖清水映初心
  建区前,峡山水库周边为四县交界地域,人多地少,相对贫穷落后,法律意识淡薄,非法肆意捕捞,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质得不到有效的生物净化。人水争地、人鱼争水、人水争鱼,经济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
  2008年,峡山区的组建运行对水源地保护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水库周边区域被纳入一个行政区管辖,首次实现库内库外一体化管理。
  “生态是峡山的立区之本、发展之基,也是优势所在、核心所在。必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华刚表示。
  守住一汪碧水是峡山的初心和使命。为此,峡山制定了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措施,将水源地保护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峡山水库水政渔政监察大队、峡山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水库中队等4支队伍进行不间断常态化巡逻值守,非法捕捞、非法种植、排污、倾倒垃圾、洗涤物品、放牧等污染水体行为几近绝迹。
  从2012年开始,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沿水库周边建设了100公里围网,实现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建设峡山水库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环库监控点100余处,实现了水源地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
  与此同时,峡山区还从周边生态环境入手,一方面通过持续开展全域生态提升工程,全区共造林23万余亩,另一方面给生态保护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所有与生态保护相悖的污染企业一律关门停业,并在招商引资时拒绝了多家污染企业递来的橄榄枝。
  关停区内最大税源的焦化企业,关停畜禽养殖场220家,关停污染企业290多家、小铸造企业84家……    
  得益于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措施,峡山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峡山水库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随着引黄入峡配套工程、峡山水库增容工程先后竣工,2018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战略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枢纽,并于今年11月通过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验收。今年8月,峡山水库启动向青岛地区调水工作,总调水量为2500万立方米。
绿色产业添活力
  10月29日,在潍坊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内,由无糖组培姜苗生产的大姜经过测产,达到5000余斤。
  “生姜种苗研发成功后,将改变生姜的传统种植方式,每亩可节省成本2000元以上,亩产收益大大提升。”神州姜窖生姜实验室负责人杨森介绍,神州姜窖与兴旺种业等尖端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生姜种苗研发、试验,成为国内首家将姜苗无糖组培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机构。
  科技与农业的结合碰撞出现代农业的火花,这也成为峡山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起势的一个缩影。
  生态区发展经济,当需绿色动能驱动。在推动强区富民道路上,峡山构筑起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教育、生命健康与养老四大产业为主导,金融和科技为支撑的“4+2”生态产业体系,每个项目都围绕着这一体系布局。
  聚焦于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建设的峡山生命科学产业园,已入驻包括源宜基因、荆卫生物等11家科研企业。
  峡山区中铁国骏智造谷,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科学等新旧动能转换“四新”项目进行重点招引,打造成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今年以来,韩国新型显示屏、植物精华萃取、海洋生物深加工、伊士顿电梯产业园、华信万吨级绿色纤维纯化等项目先后签约落户,成为绿色工业的高端集聚孵化平台。
  聚力于创新驱动战略,峡山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峡山生命科学产业园、绿色智谷为核心,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形成了科技资源富集、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目前,峡山已落户高科技企业31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8个,博士以上人才达到35人,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崭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峡山蓄势。
“五位一体”惠民生
  在王家庄街道东邵村贫困户刘素贞家,村民对她家的干净整洁印象深刻,这一切要归功于护理员刘桂珍。
  11月8日上午6点40分,刘桂珍登录“峡山区养老智慧平台”APP打卡后,便开始忙碌起来。烧火做饭,刷碗,扫地拖地,晾晒玉米……58岁的刘素贞身体瘫痪,刘桂珍忙活完还会帮她按摩,给她做艾灸治疗。
  “刘阿姨把俺娘照顾得很好,还不收一分钱,俺很满意。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刘素贞的女儿张宝欣嫁到了安丘,她经常会登录APP家属端,查看服务情况。通过这个APP,她不仅可以查看月度、年度服务清单,还可以进行满意度评价。
  张宝欣口中的好政策,是2017年峡山区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的意见》。
  在特困群体救助中,为了把好政策落实好,峡山区创新建立了“1126+”模式。截至目前,入住养老机构163人,居家护理1155人。政策实施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峡山特色的解决农村养老的有效途径。峡山区《打造“1126+”失能群体救助供养模式》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
  “必须把民生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李华刚表示。
  近年来,该区全面开展以特困群体救助、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农民增收、农民减负、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的改善民生系列工程,把发展红利变成百姓福利。今年8月,峡山区全面启动“三个一万亩”建设,做大有机蔬菜、有机大姜、黑木耳三大富民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龙社融合”模式上档升级,让农民收入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2018年,峡山区人均收入达到2008年建区时的4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