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行业亮点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11月5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贫困群众送慰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业扶贫特色突出成效显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开发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壮大林果经济链行业扶贫有新招
青州市庙子镇依托杜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梦
2019年12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壮大林果经济链行业扶贫有新招
——曾经落后贫穷的安丘市北南戈庄村一跃成为致富“标杆”



  □本报记者 刘福文
  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共有135户、475口人,耕地1098亩,世代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葱、姜、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没有区位优势、村集体经济无收入、群众增收缓慢,是个典型的贫穷村、落后村。
  要想脱贫致富,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近年来,在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支持下,村“两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做大做强林果经济,大力发展大棚樱桃和黄金蜜桃,形成了特色产业,曾经的落后村已成为当地的致富“标杆”,趟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致富增收相结合的新路子。
支部引领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抱团发展

  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北南戈庄村“两委”一班人学习先进经验,经过反复讨论和组织会议商量,决定注册成立安丘市泊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体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取得利润后分红”的方式,引导群众打破零散种植、户户管理的传统,把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实行规模化经营,组织群众抱团闯市场。
  为消除群众顾虑,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其他“两委”成员全部入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组织起初的32户大樱桃种植户入社,2017年4月村集体新栽植黄金蜜桃260余亩,参与果树管理种植的29户也分别入社,到2018年春天,新栽植大樱桃、黄金蜜桃的26户全部入社,到目前合作社共吸引87户果树种植户、管理户入社。
  合作社成立后,完善了组织框架,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个别党员任理事,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成员分别任监事长、监事,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一体推进。
发展林果经济
小村庄建成大产业

  把林果作为发展的方向,初步打造起大棚大樱桃、黄金蜜桃两个特色产业。2017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集体建成占地260余亩的黄金蜜桃产业园,采用“V”字型技术每亩密集栽植110棵,第二年挂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后亩产30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约16000元,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41.6万元。村集体黄金蜜桃基地被评为潍坊市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
  合作社积极“走出去”,吸引企业落户发展果品种植,2018年吸引了正大果业1200亩优质大桃项目前来落户,项目使用该村400亩土地,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
坚持共建共享
实现富民强村

  合作社经营的大棚大樱桃、黄金蜜桃,纯收益由村集体、合作社、社员三方分配,其中村集体发展的63亩大樱桃,村集体、合作社、社员按2:3:5比例分配收益,仅2017年冬天销售的钢架大棚以外的密植樱桃苗木,就实现收入103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20.6万元,带动社员增加收入51.5万元。在村集体发展的黄金蜜桃产业中,村集体以土地的形式入股,村集体(合作社)、管理户1:9分成,保证了村集体年年有收入。
  此外,社员除按比例分配收益,每年增加收入外,又可就近到钢架大樱桃大棚、正大果业基地务工,变成产业工人,年可增加收入200万元以上。合作社在帮助社员联系销售的同时,还为社员提供统一的低价农资,每年可节省投入100多万元。每年拿出收益,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道路硬化、环境卫生等村里的惠民实事,2016年建成老年餐厅,2017年实现村民免费饮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