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找准产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厚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动能
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大文章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19年12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居兴波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要求通过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重大项目是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只有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惠新安在全市“工作落实年”动员部署暨“双招双引”对外开放推进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速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强调,要推动工作落实,就必须聚焦重点扭住关键。把市委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抓住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牵住打造服务型政府这个“牛鼻子”,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致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我们之所以取得重大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与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有关。但是,当前政府服务效能建设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政府职能配置不够健全有力,对微观经济事务干预过多过细,职责缺位、错位、越位和效能不高等问题。因此,坚持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既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和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工作落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必须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进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现在,企业看重的是营商环境,过去那种靠拼资源、拼优惠的模式已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界定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将行使的各项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及其依据、行使主体、对应责任等,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企业与社会监督。政府要真正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就必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如坊子区在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中,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信息孤岛”,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阳光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重构审批服务流程,创建了“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坊子政务”特色服务品牌,极大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坊子区已经签约落户共达智能电声科创园、山东高速(潍坊)商贸港、绿地铂瑞五星级酒店、山东北斗科创园等总投资800多亿元的内外资项目400多个。
  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致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重点项目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对于那些不符合功能定位、政策导向、化债要求、环保标准的项目,要坚决摒弃、挡在门外。要着力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以“四新”促“四化”,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集中培育十强产业,实现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如坊子区,通过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地理信息(北斗)、智能电声等9大产业,形成了“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服务平台化、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新增市场主体分别增长7.7%和113.6%,税收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分别增长15.5%和38.6%,带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通过产业升级引导为传统产业增添新注脚,推动“存量变革”。针对目前还不能完全把“腾笼换鸟”中的“鸟”给释放出去,还需要更好地饲养这只“鸟”。如坊子区针对现有的铸造传统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加强校地合作等方式,搭建了山东省数字化绿色铸造平台、山东省铸装工业云、海尔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共享服务平台,为传统产业嫁接高科技、新模式、高层次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了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就必须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推动“增量崛起”。优质好项目不仅会带来优质好产业,更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必须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大视野谋划项目、大手笔招引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建设的层次、质量和水平;要有针对性谋划一批拉动力强、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储备格局。一是坚持科技兴园,注重载体建设。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园区,狠抓创新平台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激励政策实施、创新创业双轮驱动等措施,拉长产业生态链条。近年来,坊子区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特色化、产业集群化”理念,规划打造了7个特色小镇和14个产业园区,培育形成了地理信息、智能电声、大健康等高端产业集群,打造了芯片研发应用、数据存储加工、电子线束传输、智能装备制造等地理信息上下游全产业链条。二是通过资金撬动,推动重点项目辐射带动作用。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用好政府投资杠杆,同时发挥基金、股权、资本等现代金融的杠杆撬动作用,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融合。三是健全充满活力的人才支撑体系。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发展,要通过制定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等措施,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推动国内外人才智力交流与合作,并在医疗、社会保险、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为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作者单位:坊子区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