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窦浩智)近期,昌邑市饮马镇从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等方面着力,为因学、因病、因残致贫和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精心制定扶贫“暖心大餐”,打通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感”。 教育扶贫拔穷根。对9名中小学建档立卡学生落实每人625元非寄宿生补贴,小学16人落实每人500元非寄宿生补贴。除建档立卡学生外,对65名低保、孤儿、残疾等学生展开帮扶。对1名幼儿园建档立卡学生落实学前资助政策,除建档立卡外,对33名特殊群体家庭学生进行帮扶。为特殊群体家庭学生配备教师妈妈(爸爸)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学业辅导。 健康扶贫减负担。落实全省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及《昌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个人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和“一站式”即时结报,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有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100%,全镇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9个,志愿者100多人,定期上门就诊、就医,解决了病患家庭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累计医患签约12700余人,实现健康服务广覆盖。今年以来,开展社区巡护服务8500余人次,累计服务20000多个小时。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 保障兜底增幸福。推进扶贫政策与医疗政策、民政保障、残疾人保障等政策的无缝对接,加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救助保障工作,强化临时救助政策,把全镇101名“三无”人员全部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5200元/年核准。2020年1-6月享受低保金对象207户287人,发放低保金41.9万元,特困人员101人,供养金17万元,实现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双向衔接、应扶尽扶、应保尽保”。饮马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48人,今年新办理残疾证151人次,新办残疾人两项补贴109人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申报创业补助金4人,目前已落实2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