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流程 再造关键环节 |
潍城区全力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
|
|
□通讯员 丁延峻 刘坤 张新洋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活力。近年来,潍城区以流程再造为推动,政务服务从审批“便利化”转向审批“极简化”、审批方式从“窗口办”转向“上门办、网上办”,通过再造服务流程,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叫响政务服务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潍城品牌。 创新流程再造 开创“一次办好”新局面 潍城区树立“要为审批找依据,不为不办找借口”的服务理念,以流程再造为推动,重新优化服务区域和布局功能,深入实施“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探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新模式,努力实现企业和群众“一次办好”。改革以来,受理群众办件24133件,对753个投资项目中的2213个审批事项实行了一窗受理发证,将改革推向纵深。 推动“实体窗口办”转为“不见面办”。该区对区级936项审批服务事项在政务网开通申报功能,公章免费刻制、证照资料免费双向邮寄,由“面对面”转为“键对键”,全程不见面。今年,共受理网上办件3768件。同步推行“容缺办”+“告知承诺办”,对企业设立、施工许可、节能审查等事项,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今年2月,对潍坊站南广场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了“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企业当日顺利拿到营业执照,确保了企业早投入、早运营,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审批服务保障。 提速审批再造 推动智能“秒批”提质增效 潍城区率先探索企业开办“秒批”服务,在企业开办一个工作日基础上,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等“五减要求”,为自然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秒批”服务,实现了市场准入“零障碍”,扫脸即拿证。将“秒批”终端设备延伸到大型集贸市场、银行网点、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截至6月份,有320余家企业、个体户通过“秒批”终端进行了自助办理。 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该区站在企业需求的角度上,推行精准化、定制化服务,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措施,精准打造“开工直通车”审批模式,审批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以内。先后对谷德锦等10余个重点项目实施了并联审批,对金大地、金科智慧城等3个重点项目实施了“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审批提速近40%。 贴心服务民生,变一事跑多窗为跑一窗办多事,创新一链办、极简办。潍城区坚持以办好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为标准,打破部门和层级界限,对整个办事链条进行全面梳理,将物理拆分后的审批服务事项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编织一条完整的“一件事”审批链条,实现“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结”,创新推出“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诊所”等16个链条式主题服务套餐,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让审批流程更接地气。
优化服务驱动 迭代升级“网络+政务”模式 聚焦基层群众便捷化、高效化,由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在全省率先实施“电子印章应用”。在潍城南关街道创新电子印章应用基础上,全区广泛推广电子印章应用,用数据传输代替群众跑腿,全区179个村(社区)启用电子印章,为基层群众盖章2.3万个,减少群众跑腿次数4万余次。 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服务能力。坚持横向到边全覆盖、纵向到底全贯通,推动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进一张网、办所有事,线下进一扇门,一次办好。将手机客户端和审批平台有效对接,实现企业和群众“掌上办”“指尖办”。 立足最优营商环境,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帮办代办制度,创新推出“周六全天工作日制度”,对办件量大的高频事项,企业和群众可以周六全天办、周日预约办,不需预约、即来即办,实现审批“不断档”服务“不打折”。 潍城区还结合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倡导“我们都是帮办员”这一口号,大力实施帮办代办服务。在区委、区政府成立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进专班基础上,建立“1+1+N”的项目管家模式,共同推进项目审批进度,让“项目管家”成为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有力纽带。 今年以来,先后对2100名群众在办理业务中实施了帮办,对92个投资类审批事项实施了代办,对16个投资类重大重点项目实施了“项目管家”服务,努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事创业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