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硬”措施 优化营商“软”环境 |
——寿光市纪委监委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见实效 |
|
□本报记者 薛 静 通讯员 王 鹏 国明艳 近日,寿光市纪委监委开展了“回头看”行动,对前期明察暗访中发现个别转供电单位电费未执行优惠价格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再落实。“多收的电费都退回来了,电价也降下来了,我们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维护,谢谢你们!”姚嘉是一家手机专卖店负责人,拿着退回的电费详单,他连连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寿光市纪委监委立足主责主业,从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出发,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四察四治”的重要内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6个方面40类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交叉察访,深入纠治和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实行涉企案件“零延迟”查办制度,对破坏营商环境重点案件快查快结。目前,已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4起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 “今年5月,潍坊市纪委监委召开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后,我们立即通过网站、微信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寿光市纪委监委关于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向全市400余家企业发放监督联系卡,在市镇两级服务大厅张贴《致广大市民和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保护创业者、尊重纳税人、服务企业家的氛围。”寿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凌燕表示。 “以前遇到这种问题,都不知道该向谁反映。现在,手里有了明白纸,心里吃了定心丸。哪些是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应该找谁维护权益等问题,我们都了然于心。”许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 为了更好促进因惠企政策内容冗长导致企业看不懂、吃不透的问题解决,寿光市纪委监委组织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企业开展调研,督促发改、工信等部门,从企业需要出发,筛选出最新最全最实用的20类惠企政策,汇编成册,发到了1000余名企业主要负责人手中。 “惠企政策不再是一厚摞,简单易懂,我们用起来更方便了!”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秀安高兴地说。该企业刚刚通过市发改局申报到山东省工程实验室认定,为抢占环保阻燃材料产业制高点创造了先机。 同时,寿光市注重发挥巡察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利剑”作用,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巡察工作要点,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专项察访,持续加大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放管服”改革不到位、服务保障不力、不担当不作为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线索的挖掘力度。其中,通过镇街企业反映职能部门问题的“以下看上”做法,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 “我们将坚持‘奋力攀登、勇争一流’的标准要求,持续做好监督检查和专项巡察,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寿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霞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