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查工作坚决打好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滨海区主动作为奋力打造全市对外开放前沿新高地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画“丰收”带起真丰收
创新之音激昂全球
2020年08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丰收”带起真丰收
  ▲游客在手绘年画博物馆参观。通讯员刘瑞华摄



  □本报记者 付生
  从临朐县城一路向南来到冶源街道吕家楼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手绘年画邨”的高大牌坊。穿行于年画村的五彩村路,村路干净整洁,绿植生机盎然,成排的瓦房宽敞明亮……家家户户的白墙上都有栩栩如生、鲜艳生动的年画,成为年画村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进村的道路旁,是该村自建的中国手绘年画博物馆。走进里面的绘画工作室,执笔、勾线、细描、轻点……8个农村妇女正在手工描绘年画作品,有的画娃娃,有的画丰收,一幅幅作品构图饱满,形象逼真。
  据吕家楼村支部书记吕学利介绍,吕家楼手绘年画风格鲜明,源起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又融合了临朐民间布艺、雕塑石刻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前,手绘年画基本是自娱自乐,有画的多了的就赶集摆个摊卖卖,没有什么效益。”吕学利说,是乡村振兴战略让他们找到了发展的契机,在各级的帮助下,他们探索走以年画文化为主的文化振兴从而带动产业振兴的新路子,打造“文化+非遗+产业”发展模式,打响“年画村”品牌,汇聚起振兴的力量。
  吕家楼村有209户700多口人,因从小耳闻目染,很多村民具备农忙扛锄头,农闲拿画笔的能力。目前,有40多人从事手绘年画产业。刘玉荣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农忙就在家里种地,农闲没事儿就带着孙子到这来画年画,既能照顾家里老小,也能贴补家用,“一年下来,能多挣7000多元。”
  “原先村民多以农业种植为生,收入有限。推动年画产业发展,村委创办合作社,提供发展平台,带动大家一起搞产业转型,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村集体年增收30多万元。”吕学利说。
  为了加快年画产业发展,吕家楼村筹资200万元规划建设了手绘年画博物馆,内设年画展厅、创作室、工作室、写生基地等,成为了临朐年画品牌的宣传、推介和营销主平台,还建设了21套二层沿街商品楼,打造集年画创作、加工、装裱、销售于一体的手绘年画特色商业街,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
  “除了自己拓展客户,我们还和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线上销售。”刘玉荣说,接到订单,他们立即根据客户要求组织村民创作,每件作品售价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现在,吕家楼村人开始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年画创作结合起来,让年画有内容、有创新,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形象地移植到年画中进行传播。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