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携手并肩同心合力 开创双拥崭新篇章
“鱼水赞歌”唱响九州
构建常态化机制打造为军服务“快车道”
让每个军人子女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020年10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机制 优先厚爱
让每个军人子女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驻潍某部向市教育局赠送锦旗。  李岩 摄



  本报讯 (潍坊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王瑗)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的意见(试行)》的要求,在优质教学资源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对现役军人子女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全力做好军人子女入园入学工作,使军人子女全部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2019年在市区优质学校安排534名军人子女入学入园。
  “两个机制”畅通军地联系。为做好军人子女入学入园工作,我市双拥办积极协调各级教育部门均成立了拥军优属组织,市教育局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科,统筹研究、制定双拥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军人子女入学入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一是完善军地联络机制。建立了“市双拥办-市教育局-军分区-驻潍部队-县市区教育部门-学校”六方互通互联机制,建立了联络员名单,公开了工作咨询电话,各驻潍部队可直接与相应县市区教体局、双拥办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的困难问题。军地双方保持着常态的互相走访联系的机制。二是完善主动问需机制。认真落实潍坊市《关于主动问需部队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意见》,主动上门征求部队的意见建议。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和中小学招生工作开始前,市教育局、市双拥办均联合各县市区教体局业务部门主动对接潍坊军分区,主动走访问需驻潍部队,提前摸清军人子女就学需求,及时制定军人子女入学计划,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个坚持”满足部队需求。在当前义务教育学校破解学校大班额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学位短缺、师资不足等困难,全部满足军人子女择校需求。一是坚持军人子女优先。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学校在招收学生时都采取批次录取。为保证军人子女就近优质入学,特别是奎文、高新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较大的城区,打破新生户籍、监护人房产和实际居住等批次划分原则,全市学校都将军人子女作为第一批次进行安排,根据官兵的需求全部安排到优质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就读。二是坚持“特事特办”。为满足驻潍部队和军人子女个性化的需求,双拥办与教育部门对驻潍部队军人子女因部队驻地和居住等实际情况确需跨区划就学的,开辟绿色通道,放宽户口、学区等条件限制,就近就便安排。对需随军转入的军人子女,县市区教育部门简化流程,及时安排插班就读。对越来越多的政策范围之外的非驻潍部队子女申请入学的,也同样优先予以安排。三是坚持“零跑腿”程序。为了方便军人办理子女入学入园手续,潍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军人子女入学入园程序,整个军人子女入学流程严谨规范,便捷高效,“一次办好”,实现“零跑腿”。
  一分厚爱倾注军人子女。潍坊的军人子女不仅全部进入到优质学校学习,而且在学校还享受到了特别的关爱。将全市1309名现役军人子女全部纳入特殊关爱信息库,配备成长导师,给予学生父母般的亲情关怀、学习指导、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防护指导。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对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对参加中考报考高中的军人子女,录取时都按照规定给予照顾。这些有温度的务实举措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一位部队的负责同志说,入伍以来,在许多地方工作过,潍坊是部队子女入学问题解决的最好的城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