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出新样子 实现新作为 |
——市政协以模范机关创建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
|
□通讯员 马小强 “做好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实现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政协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服务保障水平。”这是市政协主席苏立科经常挂在嘴上反复强调的话。 今年以来,市政协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加强机关建设,以建设模范机关为抓手,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动力,努力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推动政协履职迈上新台阶。 提升标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6月3日,市政协机关召开“建设模范机关、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动员会议,确定了争当“六个模范”的机关建设目标和“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作风严实、关系和谐、形象良好、实绩显著”的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目标,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动员会后,市政协机关各委室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上水平、创一流”的要求,围绕理论武装、机关党建、机制完善、作风建设、道德培育、秩序规范等内容,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落实,全力以赴投身创建活动。 学要有榜样,干要有标准。9月11日,市政协秘书长王立杰带领机关部分同志专程到省政协机关学习“建设模范机关、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工作经验,参观了文化长廊和部分机关办公场所,观看了文明单位创建纪实片,参阅了2018—2020年创建资料归档情况以及原始档案、精装档案和电子档案展示,听取了机关立体车库建设使用和院内环境的情况介绍,与省政协领导及办公厅有关负责同志进行深入交流,虚心学习省政协机关建设的先进理念、创新举措、经验办法。“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坚定了建设模范机关、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信心和决心。干出新样子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新的作为,肩负起政协机关的时代使命和责任。”王立杰深有感触。 强化担当,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工作谋划有担当。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省、市“重点工作攻坚年”任务部署,市政协机关提出了“政协工作质量提升年”的工作建议。“工作质量提升”成为全市政协系统年度工作的主题,市、县两级政协聚焦党委、政府重点任务用劲发力,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了政协履职提质增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协发出《致全市各级政协委员的一封信》,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550多条。组织引导全市政协和各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阻击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政协干部、政协委员和委员企业共捐款捐物3700余万元。疫情期间,市政协机关先后选派11名同志投身防控一线参与全市疫情防控督导组工作,协助社区、企业、无人管理小区织密防控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攻坚克难有担当。组织住潍省政协委员到峡山区进行联系帮扶、到青州市开展专题视察。组织234名市政协委员,对82个镇(街区)、241个村、669个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核查评价。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市政协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参与包村帮扶和“第一书记”工作,参加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民营企业服务队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参与进社区、进农村、进项目、进企业“四进攻坚行动”。 今年以来,先后选派35人次深入基层,沉到一线,破解难题,疏通“堵点”,服务发展,展现了政协机关和政协干部的过硬素质和担当能力,有5名科级干部在攻坚一线表现突出,提拔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 “第一书记”黄拥军现在是市政协民宗委工作室主任,到峡山区郑公街道后柿子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后,针对村内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市政协机关领导协调下,为该村争取到财政资金300万元,修建水泥路2000多米、新铺柏油路1900米,建起了健身广场、口袋公园。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俺村变化这么大,多亏了黄书记!” 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干出新样子 围绕“政协工作质量提升年”目标任务,市政协机关创新实施了“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工作机制,将年度工作进行项目化分解,明确5个方面29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负责,逐一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委室,为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围绕提高协商实效,市政协在搭台做好协商“上篇”文章的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做好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下篇”文章,形成了成果即时转化、跟踪问效、督促评议、成效宣传四项机制,实现了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完整闭环”。这一做法在全省市县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介绍。 围绕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和履职服务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创新。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评树“最美政协委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创造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以界别为单位、以专门委员会为依托、以委员为主体的界别履职机制,为委员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开辟了新渠道。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市政协的特色品牌。围绕擦亮品牌、提高质量,发挥好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市政协探索形成了上下联动、信息审批、年度考核三项机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效不断提升。今年以来,累计采集社情民意信息1484篇,整理编报262期,其中,全国政协采用29篇,省政协采用114篇,市主要领导签批6篇,为上级机关了解基层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