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从平台建设、引导激励、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等方面,积极创新财政举措,加快助推科教改革。 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我市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和业务开展,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全市战略和创新链布局需求,平均每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海洋化工研究院、众创空间、科教创新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支撑我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引导激励企业创新。我市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市级财政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774.33万元,争取省级资金9153.71万元,共惠及企业479家,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有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涵提升。我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693万元,支持我市职业院校重点建设省优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中职品牌专业以及推行“1+X”证书试点等工作。支持打造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区,市财政累计安排12.89亿元,支持滨海科教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目前,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五个省级实训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 创新机制调动社会投资职业教育积极性。我市创新采用“聚焦产权、政府参股、企业出资”模式,由政府出资936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6亿元,在全国率先组建第一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目前,我市企业、行业办学达到20余所,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