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天》 李淑文 作 |
|

|
|
◎刘剑侠
儿时,我住在潍北白浪河畔华疃村的姥姥家。记得每年春天的时候,姥姥就会赊来一大群小鸡儿带回家。那时在我们乡村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里,经常会见到一些担着鸡罩赊小鸡儿的生意人。姥姥和村里那些缠着小脚儿的老太太们,总是从大街小巷里颤颤地蹒跚而出,精心选定小鸡儿后,再颤颤地蹒跚而入。 喂小鸡儿可真是一件非常细致和耐心的活儿。刚开始的那几天里,姥姥总是先把那些黄黄的小米粒儿放到大锅里蒸熟,然后再用手指轻轻捻细,再喂到小鸡儿的嘴里。待小鸡儿长得稍微大些,姥姥就再往小米里放点儿用剪刀剪得很短很细的嫩草儿。小鸡儿们吃得很美很甜,纷纷争抢着吃。晚上的时候,还要提防老鼠、家猫等小动物伤害小鸡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姥姥都要无数次地起床看护和喂养小鸡儿。小鸡儿们那稚嫩悦耳的轻叫声,伴我睡得好香好甜。 再后来,小鸡儿们终于长出了翅膀,姥姥便将它们撒到自家的院子里,让它们享受自由欢乐的时光。此时,那些小鸡儿们可高兴了,它们舞着跳着,到处寻找小虫儿或碎食儿,身体也日见丰满。姥姥便开始为它们起名儿了,什么“小黑儿”“大黄儿”“鼔鼓头儿”等等,只要一喊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伸着脖儿展着翅膀匆匆飞来,可爱有趣极了。 秋天的时候,姥姥便留下几只自己最中意的母鸡儿,其余的则一律拿到白浪河西岸的华疃大集上卖掉。虽有些难舍难离,可姥姥说只有卖掉家里的一部分鸡,才能还清那赊鸡人的鸡款。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盼到母鸡们下蛋了。此时,姥姥会把那些卖鸡蛋的钱,换来了家里的油盐酱醋和家人的新衣新被,还有我上学的学费。那时乡亲们都称鸡屁股是家里的“小银行”,乡村的农家人几乎年年春天都要履行着赊小鸡儿的经历。 时光荏苒,几十年的光景匆匆而过。如今我每每回乡下,眼前总能浮现姥姥赊小鸡喂小鸡那些画面,场面如昨,挥之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