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报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在寿光市稻田镇田马二村一栋不太起眼的小楼里,有一处南里任村共产党员冯心礼耗费多年心血建成的,以党史、军史为主轴的红色历史文化展馆。近日,记者在里面看到,这里留存有毛主席及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章、挂像,还有发报机、望远镜、军旗军号等红色文物以及不同年代出版的党史书籍,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前几年在寿光市政府的支持下,冯心礼将部分展品搬到相邻的寿光市民兵训练基地,并在那里单独设立展馆。 “我与共和国同龄,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建博物馆就是让人们铭记历史,别忘了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冯心礼说。 记者了解到,年轻时的冯心礼担任过村生产队队长,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年在乡镇企业工作时,他主持的混凝土外加剂科研项目获得过“全国星火计划二等奖”。收藏红色文物一直是他的业余爱好,成为一名自主创业者后,随着年龄增长和经济条件改善,他把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一腔热情化作更有价值的行动,2013年自筹资金,创建“红色经典”博物馆,把家中藏品全部展示出来,免费向社会开放,成为当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众人拾柴火焰高。冯心礼的义举带动了许多人加入到保护和丰富党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他指着展馆里的48枚毛主席像章告诉记者:“这是东里村村民刘德喜送来的,像这样的事很多,博物馆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工程,是大家伙齐心协力完成的!” 在保护党史上,冯心礼是领头羊,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上,也是老典型。数十年来,事业有成的他不忘初心,守望乡土,回报父老,将自己老家的房子修缮一新,贡献给村里当卫生室,方便本村及附近村民就医治病;出资购买音响等设备,支持村里成立红色文化演出队,宣传党的领导,歌颂伟大时代,让人们知党情、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多次捐款,为村里解决了吃水问题,协助出版村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