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把好事实事做到百姓心坎里
奎文区以高端楼宇带动推进“双招双引”
凤凰街道学党史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朱里街道扣紧“三个点”实现基层大治理
大虞街道瞄准“创建二线城市”目标奋力冲刺
主动作为解难题 服务企业办实事
广文街道服务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2021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好事实事做到百姓心坎里
——孙家集街道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潍报全媒体记者 付生
  5月12日,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小店铺村、大李村、泽科村开始重新丈量大棚区供电线路,听闻用了30多年的农业低压线路即将进行改造提升,用电更安全,村民们喜上眉梢。
  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实际行动,孙家集街道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日前,针对部分村庄农业低压线路年久失修、存在用电安全隐患等问题,投资1500万元,集中开展农业低压线路改造提升。
  小店铺村的农业用电线路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多年的使用,已有部分电线裸露、水泥电线杆风化,这些隐患都让村民们担心不已。村民郑保胜的大棚上方就有一条供电线路,电线杆高不足七米,原来的大棚低矮还没有影响,但随着更新换代,新建的大棚高近6米,站在棚墙上,伸手就能触到电线。每次在大棚上操作,他都要小心翼翼,每逢刮风下雨,更是提心吊胆。
  “原来的电线没有外层绝缘材料,一旦刮上棚膜或者遇水联电,容易引发火灾。”大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海告诉记者,因为线路老化、线杆老化,近年来,遇上刮风或者雨雪天气,村里只能提前对农业用电进行断电。“大家伙儿都盼着改造提升,由于线改成本较高、覆盖面大,单凭村集体难以承担费用。村里只能进行小范围整改,但治标难治本。”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经常入各村了解民生难题,并与村班子成员定思路、打谱气,成为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的常态。走访中,他们了解到部分村农业低压线路老旧问题严重,但都因单个村难以协调和费用较大而没有解决。
  老旧线路改造是利民之举。该街道决定对所有农业线路存在问题的村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并出台《农村低压线路改造政策》,由街道财政承担大部分费用,统一使用12米电线杆和50钢芯绝缘铝线,各村只负责刨线杆坑、拉线及坠石、机械费及安装人工费等小额费用。
  “线路改造,更好地保证了种植、排灌、收割等生产用电,解决了村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小店铺村党支部书记孙元昌说,街道出大头、村里拿小头的办法,也让村里轻装上阵。
  “花在改善民生上的钱,不仅要舍得花,还要花得好,确保把好事做好、做实,做到百姓心坎里。”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告诉记者,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升级,传统大棚和种植方法正在加快淘汰,通过农村低压线路改造,更有利于新一代智能化蔬菜大棚推广,从而加速生产方式改变、种植结构调整、亩产效益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