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学 |
积极开展“1+5”红色教育活动 |
|
|
本报讯 (通讯员 胡振荣 韩裕兵)为扎实推进红色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工作的落实,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学紧紧围绕“红色铸魂,博雅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实施“红色教育”作为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引擎,多举措开展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1+5”红色教育活动。 营造红色环境,让红色浸染校园。学校以“显性化、直观化、多样化”为原则,通过在校园内彩绘标志性“红色圣地”及长征路线图、开设“红色图书角”、完善“党史国史”宣教长廊、成立“英雄中队”等方式方法构建起“党史国史、红色精神、红色书籍、红色圣地、崇尚英雄”五大系列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阵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利用红色资源,让红色广播传诵。学校通过走访老党员老战士,在聆听他们革命事迹的基础上联合编辑了《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太阳从这里升起》等红色校本教材,通过诵读、演讲等宣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革命故事,认识鲜活的战斗英雄,感知红色历史脉络,感悟红色文化精髓。 整合红色课程,让红色凸显活力。学校建立了红色基因嵌入学科教学的研讨机制,深入发掘各学科、教材的红色元素,通过精心打磨、设计,把红色资源融入学科教学,探索形成了以必修课程为基础,以主题教育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网络延伸式教学为策略的四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立体化”主题红色思政课运行框架,让课程发挥“1+1>2”的立德树人功能,从而让红色思政课更“走心”。 开设红色微课,让红色融入血脉。学校重视做好面向全体学生的宣讲宣传,开设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红色讲坛和微课堂,以“微班、微课、微时间、微内容”为导向,发挥“微而广、广而活、活而实”的作用,借助“微党校”实施红色微课课程,用好“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的小微宣讲,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开展红色实践,让红色浸润心灵。学校遵循“正确引导、分层推进、整体协调、注重效果”的原则,组建红色社团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同时积极协调沟通家委会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亲子游学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