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奎文区厚植人才优势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五心”服务筑幸福“暖巢”
紧扣“五点”构筑人才工作新格局
点亮育人“领航”灯
2021年05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新钢经济发展区创新开展电动车隐患整治纪实



  □潍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设有悬挂式灭火器,安装多个“猫眼”摄像头,扫码便可自助充电……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银通居住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纷纷集中停放充电,全部实现规范管理。
  这是新钢经济发展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新钢经济发展区坚决贯彻落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行动,紧盯电动车违停违充“老大难”问题,关口前移、疏堵结合,念好建、堵、查、警“四字诀”,打好组合拳,努力为群众营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群众安全无小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钢经济发展区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坚持以深学促实干,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了攻克辖区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难题,今年以来,新钢经济发展区建立“三个1”工作机制,即由发展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1个高层居民楼消防隐患整治工作专班,制定1套充电棚建设规范指引,完善1项充电棚验收办法,组织社区、股份合作社、物业企业多方联动,在小区合理布局、增设公共充电桩,并应群众需求,适当增加大功率充电位,实现居民楼外“有电可充”。同时,将停车充电棚监控摄像头接入小区安全控制室,实施24小时监控,确保失火、盗窃等问题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消除居民对电动车室外存放、充电的担忧。目前,已建成充电车棚18处,布设充电桩2100个,使用率达87%,随着在建的10处充电车棚、1400个充电桩陆续投用,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将基本得到缓解。
  社区治理既需要“堵”,也需要“疏”。“我们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分批建设的实施路径,为384部高层住宅楼的电梯分批次安装电动车禁入系统,坚决堵住电动车‘上楼’通道。”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委副书记郑涛介绍。为提高效率,首选电动车存量小、充电桩配比高、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居民小区,试点安装80套,获得群众认可后,又陆续铺开,实现“全覆盖”。
  居民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新钢经济发展区开展全面查禁违停,全线推行隐患问题整治。构建社区主责、物业参与、多方联动的“大兵团作战”模式,逐栋逐层开展多轮地毯式摸排整治,保持对违停违充电动车的高压态势,加大网格巡查力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传系统,督促社区党委书记、股份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物业企业负责人现场整改,真正将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钢经济发展区将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坚持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始终牢记使命与责任。郑涛表示:“今后,我们将鼓足干劲、学用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盼,及时了解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