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权”最基层破解为民办事“小马拉大车” |
——朱刘街道推动网格化“权责对等”服务群众更高效便捷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张云清 “为村民办实事、解纠纷,街道不仅给网格加担子也赋权限,很多民生问题在网格内就能办好,大家有什么事也就愿意来找我们。”5月22日,记者见到昌乐县朱刘街道魏家庄社区网格员刘艳萍时,她刚刚从村民刘军永家回来,登记刘军永家老屋失修申请翻盖的事宜。 在朱刘街道,现有233名网格员奔波在106个网格的街头巷尾,从组织动员新冠疫苗接种,到防溺水知识宣传,再到办理社保医保等民生事项,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将纠纷解决在萌芽中,保障了整个街道的家园和谐、安定有序。 “小网格,大民生。”随着社会治理方式的不断改进,网格化管理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所采用。但有的地方,对网格重“使用”轻“建设”,任务安排一大堆,工作却往往被限制在上报问题或统计信息上,面对群众提出的具体民生事项,只能当“二传手”,出现了网格资源和目标任务不对称的“小马拉大车”现象,让为民办实事效果大打折扣。 确保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今年以来,朱刘街道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创新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按照“一体化运行、全科化构建、多元化服务”原则,整合街道各部门资源为网格“赋权”,兜起民生大小事。 “赋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朱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卉告诉记者,在对辖区网格进行重构的基础上,他们把街道之前的两大为民服务措施与网格化合并运行,并融入就业创业、社保医保、劳动保障监察、司法及法律咨询、工会及困难帮扶、市长热线等职能,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一网全覆盖。 “两大措施,一个是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的‘老杜工作室’,及‘小亮’帮扶热线。另一个是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实施的网格化摸排及工作推进,在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迅速实施解决办法中效果突出。”张卉说。 “一张网”下,“老杜工作室”为主干,负责对网格员统筹调度,设有可办理相关民生事项的服务窗口;各网格为枝干,网格员每人联系80户左右群众,定期入户摸排走访、收集村情民意、靠上解决问题,对群众提出的相关民生事项,可直接通过“老杜工作室”服务窗口办理。 以此为基础,该街道推行“线上+线下”并联运行机制,线上打造集“巡查记录、诉求反馈”等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线下加强网格员走访巡查、诉求收集。所有问题全部纳入“老杜工作室”一个部门受理、分转、汇总、回访,实现了网格管理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的“一体化”一网通办大格局。 5月29日一早,石桥社区前牟村村民牟晓峰通过帮扶热线咨询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事宜。原来,他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腿脚不方便,住址距卫生院又较远,自己还不会开车,在老人能不能接种疫苗、怎么去接种的事上犯了愁。 其所在社区和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协调街道疫苗接种志愿服务车,带着老人来到街道卫生院。医生在对老人认真检查身体、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后,判断可以接种。两位老人很高兴,牟晓峰也不住地赞叹:“打个电话求助,街道就主动帮助把问题给解决了,太感谢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大小矛盾纠纷一网尽收、一站清零,基本民生事项一次受理、一步到位。”朱刘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建刚告诉记者,该街道现在90%以上的劳动纠纷和群众诉求都能在网格中得到解决,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