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时政速览
服务企业求实效 互促共赢谋发展
依托特色产业 加快乡村振兴
我市开展打击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专项执法行动
昌乐着力破解企业职工心理疏导难题
我市园林部门积极开展防溺水工作
高柳镇群策群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坊城街道精准施策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由脱贫走向兴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脱贫走向兴旺
——从“万企帮万村”到“万企兴万村”的潍坊实践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福文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指出,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从之前“万企帮万村”到如今“万企兴万村”,一字之变,凸显的是工作方向的变化,标志着战略上的新定位,工作上的新部署。“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深化和提升,同时也是民营经济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这项工作,潍坊一直走在前列。
  积极响应率先行动 转变工作方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万企帮万村”行动由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于2015年正式发起,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民营经济的力量。多年来的帮扶实践,为潍坊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模式。
  去年9月,山东省总商会系统工商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在诸城召开。会上,为“山东省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服务专委会”揭牌。专委会创新市、乡两级服务中心模式,联合科研院校、金融资本机构、品牌营销机构、人才培育机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共同成立,旨在着力推动解决“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资源短缺问题。
  去年12月,全国工商联在十二届四次执委会上,提出将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潍坊积极响应全国号召,今年4月份,市工商联、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召开“百企兴百村”现场推进会、发出倡议并出台实施意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品牌化、常态化。这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动作为,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县市区发力 工商资本下乡为乡村产业注入“活水”
  民营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直都有民营企业的身影。
  在“万企兴万村”实际工作过程中,青州市率先发出《倡议书》,带领民营企业下沉镇村寻找商机,镇村积极迎合达成合作契机,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工商资本下乡。搭建金融服务、人才人力、学习培训、法治营商、商会互动五个服务平台,发展工商资本+合作社、工商资本+景区开发、工商资本+康养、工商资本+产学研等模式,打造工商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青州模板”。
  位于青州的九龙峪田项目把景区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通过土地流转生“租金”、村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乡村旅游挣“现金”“一地生四金”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8900元提高到3.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3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对周边村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规划、开发,整体规划建设桐峪沟新村,打造102套鲁派民居,村民不花一分钱搬入新居,新村先后获评山东省最宜居乡村、山东省美丽村庄示范村。
  恒信地产公司以薰衣草种植基地建设为主线,在临朐九山镇打造生态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以薰衣草种植、观光旅游为特色,以加工、销售为支撑,发展薰衣草基地113.3公顷,开发薰衣草鲜切花、干花制品、食品、日化品、化妆品等产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789万元、人均增收19万元,是典型的产业型特色小镇。
  在昌乐庵上湖村,由山东矿机集团参与投资与庵上湖瓜菜合作社合作成立的庵上湖农业科技公司,目前已经建成2个年育苗能力500万株的高标准育苗棚,辐射带动周边18个村现代农业发展。在公司的引领下,庵上湖瓜菜走向规模化经营之路,实现了瓜菜无公害生产,瓜菜销售向中、高端发展,同时惠及了更多百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增收致富。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是寿光的支柱产业。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副会长单位、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技术、服务输出,在寿光构建了以万亩寿光蔬菜小镇、出口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为代表的近6666.67公顷“七彩庄园”品牌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在四川、贵州、江西和西藏等全国各地布局蔬菜产业基地20000公顷,推广不同区域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高效节能栽培技术20多项,扶持带动10万多户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助推“帮”“兴”有效衔接  全力开辟投资兴业的大舞台
  在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潍坊初步形成了“党委引导、政府搭台、商会牵线、村企唱戏”的“万企兴万村”路子。
  坚持党委引导,为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把脉定向。潍坊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自觉站在履行政治责任、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看待乡村振兴。引领企业家们秉承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把农业农村作为创业的沃土、创新的“风口”,积极投身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
  潍坊把平台建设作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主引擎和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在农业开放发展新体制上先行先试,紧紧抓住“人、地、钱”等关键环节,形成高端要素资源整合集聚的“虹吸效应”,为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与此同时,潍坊在全市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市、县、镇三级首批选派服务企业专员15058名,联系服务企业19051家,让民营企业安心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助力民营企业在参与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力量、达到更好效果。
  坚持商会牵线,为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搭建桥梁。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商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参与“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行动打基础、建平台。市工商联联合农创集团、润德集团发起成立山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农业生产服务组织、金融资本机构、品牌机构、培训机构、专业事务所、涉农大型龙头企业等力量,通过构建市乡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47个乡镇、216家企业、102个下乡项目提供规划、设计、金融等服务80余项,帮助获得资金5亿多元。
  同时,以乡情为纽带,重视发挥在外潍坊籍企业家作用,大力组建异地潍坊商会,推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15家异地潍坊商会。市工商联依托这些异地商会组织,连续多年举办系列“回乡行”、潍坊发展大会·潍商联盟高端峰会等活动,引导在外潍坊籍企业家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助推家乡建设发展。
  最关键的是,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唱主角、担重任。各地结合乡村资源、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农民参股企业成为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真正实现了村企互惠互利、共建共兴。
  数据显示,在“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潍坊共组织300多家企业结对300多个村,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村企共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34万元,就业帮扶资金1188万元、公益帮扶资金869万元,技能帮扶资金16万元,帮扶贫困户2065户,受益人口5448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帮”到“兴”,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热度不衰减,服务更“加码”,机制更健全。村庄美丽、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美好愿景正在潍坊逐步实现。
  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47个乡镇、216家企业、102个下乡项目提供规划、设计、金融等服务80余项,帮助获得资金5亿多元。
  同时,以乡情为纽带,重视发挥在外潍坊籍企业家作用,大力组建异地潍坊商会,推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15家异地潍坊商会。市工商联依托这些异地商会组织,连续多年举办系列“回乡行”、潍坊发展大会·潍商联盟高端峰会等活动,引导在外潍坊籍企业家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助推家乡建设发展。
  最关键的是,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唱主角、担重任。各地结合乡村资源、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农民参股企业成为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真正实现了村企互惠互利、共建共兴。
  数据显示,在“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潍坊共组织300多家企业结对300多个村,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村企共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34万元,就业帮扶资金1188万元、公益帮扶资金869万元,技能帮扶资金16万元,帮扶贫困户2065户,受益人口5448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帮”到“兴”,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热度不衰减,服务更“加码”,机制更健全。村庄美丽、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美好愿景正在潍坊逐步实现。
  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47个乡镇、216家企业、102个下乡项目提供规划、设计、金融等服务80余项,帮助获得资金5亿多元。
  同时,以乡情为纽带,重视发挥在外潍坊籍企业家作用,大力组建异地潍坊商会,推动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15家异地潍坊商会。市工商联依托这些异地商会组织,连续多年举办系列“回乡行”、潍坊发展大会·潍商联盟高端峰会等活动,引导在外潍坊籍企业家积极回乡投资创业,助推家乡建设发展。
  最关键的是,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唱主角、担重任。各地结合乡村资源、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农民参股企业成为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等一批好的经验做法,真正实现了村企互惠互利、共建共兴。
  数据显示,在“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潍坊共组织300多家企业结对300多个村,引导企业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村企共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34万元,就业帮扶资金1188万元、公益帮扶资金869万元,技能帮扶资金16万元,帮扶贫困户2065户,受益人口5448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帮”到“兴”,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热度不衰减,服务更“加码”,机制更健全。村庄美丽、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美好愿景正在潍坊逐步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