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家校携手 共育未来
昌乐县实验中学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潜心精研育桃李 润物无声引梅香
潍城区西关中心小学:扎实推进“双减”落地落实
我市作业设计规范被教育部列为落实“双减”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潍坊行知学校:掀起说好普通话热潮
临朐县辛寨街道盘阳小学:“三红工程”助推红色育人
图片
图片
2021年09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城区西关中心小学:扎实推进“双减”落地落实
  学生们正在参加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    通讯员 王姗姗 摄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赛 通讯员 王姗姗)为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西关中心小学积极行动起来,严格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及省市区“双减”相关会议和文件等,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配合潍城区教体局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
  多年来,西关中心小学积极发挥实验性、示范性作用,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持续开展研究和实践,校本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开展等工作都走在潍城区前列,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负担。学校落实“五项管理”,控制作业量,为学生留下充足的休息、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深入挖掘“点典”校园文化资源,力求把环境文化做成景点,向全体学生开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研发节点课程,积极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将三微劳育活动升华为课程;将红领巾小主人、小书迷、小百灵、小健将、小创客拓展为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组建了机器人、儿童画、足球等21个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确保“一生一特长,一个不能少”,借助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需求。  
  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立足办学特色,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挖掘内部潜力,规范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模式,大力提升内涵和品质,着力打造“人文式”课后延时服务,带领孩子参与实践,体验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教育温度”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保证延时服务见实效、可持续、有恒温。学校还实施多样化的课后育人活动,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调整改进课后服务方案,促进学生多元兴趣发展,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课后服务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指导学生继续完成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设合唱、田径、篮球、乒乓球、人工智能等社团活动。
  明确职责,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持续打好“质量提升攻坚战”,校长履行抓教学第一责任,引领一线教师安心教学。建设“级点”课堂,倡导自主互助个性化学习方式,落实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效益、抓好因材施教、设计课堂学程、倡导自主合作、科学运用评价、注重当堂训练,有效落实教学评一致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打造学科教师团队,发挥科研破局解困作用,结合“三类创新”项目、重大问题研究、“十四五”课题等,鼓励和帮助教师开创特色教学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夯实筑牢安全屏障。安全科联合社区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整治,针对无证机构、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机构,依法治理、排查隐患、限时整改,着力构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长效机制,引导培训机构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加强师生生命安全教育,紧绷疫情防控和防溺水这两根弦,落实“一日三检测”“一日两提醒”等常态化管理制度,一并抓好校园安保、校车管理、食堂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将各项安全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西关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双减”工作为改革契机,持续强化措施,久久为功,让学生回归课堂主阵地。同时,继续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内涵,扎实落实“双减”各项工作,坚守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样式,办有温度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