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十笏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新闻
 
标题导航
渔光曲
南 河 水
时间是可以留下来的
在乡下教学的日子
小院秋意浓
八声甘州·青州古街
秋日海水稻基地速写
秋日海水稻基地速写
重阳吟菊
2021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日海水稻基地速写



  ◎李端梅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某山区小学任教,学校里共有两个老师,没有伙房,大队书记就安排我们到村民家里去吃派饭,从村东头的第一家开始,每户一天,跟小学生值日似的。
  当时班上有个叫林林的孩子,父亲在筑水库的时候让土方给砸死了,接着母亲又疯了,东跑西窜,也不知去了哪儿,剩下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无家可归,怪可怜的。
  我跟王老师商量了一下,用木棍和木板在宿舍里搭建了一张床,让林林搬来学校,跟我们住在一块。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底下,我们备课,他写作业。有时我会看到他在本子上写了擦,擦了写的样子,感觉他可能对这些题目不理解,就说:“林林,不会的地方就要问。”起初,他不好意思,扭捏着不知如何开口,我走过去站在他身边,看着他一笔一笔地写下去,很快就看出了他的错误,这孩子不笨,大体一指点,他就明白了。渐渐地,跟我们熟悉了,跟父子似的,有什么问题,他就直接跑来问我,有时还谈谈关于社会、人生、理想什么的,感觉这孩子心底有股子韧劲。
  每到吃饭时间,派到谁家的饭,谁就到学校领我们,怕我们找错门。这时,我们就喊上林林,一块到村子里去吃饭。村民也都知道他可怜,不但不嫌弃,还热情地款待他,怕他吃不饱,一个劲地往他碗里夹菜。
  月底结账的时候,我们就多给村民几毛钱,说明这是林林的生活费,但村民们都不要,急匆匆跑来学校,一张张毛票扔满了课桌(彼时,几毛钱可以办很多事情)。我跟王老师都觉得欠村民们一份人情,不知如何回报。憨厚朴实的山里人,善良是他们透明的灵魂。
  我和王老师把这些钱收拾好,去供销社给林林扯了身新衣裳,买了鞋袜,快过年了,过年都要从头新到脚。
  放年假,我跟林林商量,你是留在学校过年呢,还是跟我一块回老家?林林突然眼泪包着眼珠,嗫嚅半天,说:“老师,跟您说实话,我很想跟您一块回家,但怕给您添麻烦。”坎坷的生活磨砺,让林林多少有些早熟。
  我到大队办公室给妻子打电话,告诉她我要跟林林一起回家过年。那时我家生活并不宽裕,怕多个人吃饭,遭妻子抱怨。电话接通后,我委婉地跟她讲了事情的原委,并给自己留足了余地,我说:“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让王老师带他回去。”妻子倒是个爽快人,她想都没想就说:“一起来就是了,不就多双筷子多个碗吗。”妻子的善良与善解人意,让我感觉到生活的温暖。
  来年入学,乍暖还寒,许多孩子都感冒了,林林也未能幸免,持续发热咳嗽,在卫生所打了几针,高烧依然不退,我跟王老师商量:去桃园医院吧。但二十多里地,林林又坐不住自行车,摸摸孩子的头,滚烫滚烫的,急死人啊。我对王老师说:“你照顾着林林,我去找大队书记,无论如何,今晚要把他送到医院。”
  我把事情一说,书记很痛快,立马派人找来拖拉机手,连夜赶去医院。打了几天点滴,林林就好了,看到他露出甜甜的笑容,我和王老师心里暖暖的。
 
   等到林林上初中的时候,我因工作调动回了老家,但林林经常给我写信,汇报他的学习情况,有时也请教一些问题,这时,我有一种根植于心底的牵挂,这牵挂,很温馨。有时,牵挂也是一种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