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干为要 落子有声 |
——坊城街道加快高质量发展纪实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李秀婷 文/图 深秋时节,宽阔整洁的道路、往来如织的车辆、鳞次栉比的高楼、热火朝天的工地、生产繁忙的车间,坊城街道到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今年以来,坊城街道以党建为统领,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抓落实、求突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发创业,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坊城力量”。街道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潍坊市疫苗接种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连续5年在坊子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产业项目多——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在服务企业项目落地上,我们立足企业需求,安排项目服务专员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对接协调,做到各项手续有效衔接,极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新喜介绍。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近日,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悍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工程机械产业配套中心项目和总投资1亿元的潍坊新联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及倒班楼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为坊城这片发展沃土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 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找准自身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针对引进项目和企业,落实科级干部包靠责任,明确推进计划,分类精准施策,实行“盯人促事”“盯项目促进度”,从项目准备、组织实施、工程验收到项目投产一包到底,每周调度项目进展,及时会商解决有关问题,为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今年新引进山东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悍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光导新能源科技等项目6个,引进全职创新类人才3名。
生活有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环境 “我家以前取暖靠烧煤,不卫生,还不安全,现在好了,取暖很快就能用上天然气了。”10月26日,在泉河头村,村民李汉平对记者说。该村目前已全部完成安装、试压,正在进行验收前细节整理等准备工作。今年,街道共计划为辖区36个村、4871户居民安装天然气采暖炉,全面改善群众取暖方式,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围绕深化农村“五清强基”专项行动的“三清”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村级“三资”和集体尾欠进行清理,各村累计清收资金1642万元。 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争取上级资金512万元,打造唐家、冷泉河、陈家庙子、王裴家4个美丽移民村建设,打造连点成片的亮点村;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感。完成4321户旱厕改造,真正让群众过上了更加宜居的新生活。
民生大改善——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分到了房子,搬进了新家,居住环境好了,孩子上学更方便。”10月26日,刚刚分到新房的徐家大路村安置区居民徐丕岩说。 为切实改善民生,街道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投资5500余万元,对辖区内49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对13个小区进行直供到户供暖改造。打通酒厂片区5个小区,加快棚改安置区建设,创新疫情防控下选房模式,采取“线上直播看”加“线下分批选”的方式,顺利完成徐家大路、东王村选房回迁工作。截至10月份,街道5个棚改村,1895户村民全部分房回迁,实现了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投资2.6亿元,新建盛文学校、凤翔幼儿园、前宁小学3号教学楼,增加学位2895个,教育教学保教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办理民生实事,出台政策举措6项,实施民生项目6个,组织街村党员干部排查走访群众9200户、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31个,为民办实事173件。同时,对有关问题做到“即接即办”,协同发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760个,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