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北海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拍戏也需要工匠精神”
 讲好“潍坊故事”   传播古今声音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我市推动全域游建设纵深发展
长篇小说《梨花飘过》出版发行
图片新闻
2021年1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石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前不久,矫发、刘固霞著的散文集《故乡树下》在青岛出版社出版。这部从潍坊大地上长出来的散文集,让人最有共鸣的,是作者矫发先生的独语:“参加工作几近四十年,像雨中没伞的孩子,一直狂奔不已,从乡下奔到城里,又从城里跑到乡下,再从乡下迁徙城里,一次次背井离乡,一次次沦肌浃髓。从凤都夷安到菜都寿光,再到鸢都潍坊……走出小村几十年了,像天上的风筝,飞来飞去,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宿。”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原点是故乡。
  矫发先生在书中与读者探讨了生命来路与去路的指归,当他与老父“从村北走向村东,又从村东走向村南”,最终止步弯脖子柳树下时,父亲似已听懂他心中的思索和叩问,并徐徐作答:“出门在外想不开的时候,老家会给你答案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举头望月时,遍插茱萸时,随时随地想到它;海上明月,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对照它。终其一生,无论是辽阔的空间还是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潍坊人的故乡是一个有灵气有又底蕴的地方。灵气所钟,沧海桑田,自然造化赋予它神韵无穷。山岭与山谷相间,河流裹挟山川四季风光,一路浩荡、奔腾向海。产城融合的海岸线龙行蜿蜒,在湾区时代漫向远方。沂山弥水固守一方璀璨历史,木版年画和剪纸斑斓了岁月,毛公鼎与佛造像沉淀了无数目光,从历史中走来的潍坊,经学灿烂、文章风流。一自郑公注三礼,天下不敢小潍州。齐文化和鲁文化并灿、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齐驱。千百年来,文人在这里唱和,百姓在这里欢歌。这是我们的故乡,一个大气磅礴的潍坊、一个胸罗锦绣的潍坊、一个生生不息的潍坊。
  潍坊有风骨,有豪情。自11月6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8频道经典剧场全国首播的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铸匠》,以工业发展历程为主线,体现爱国主义,融合人生励志、情感纠葛等多种元素,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姿态,讲述沉重的历史,演绎着抗战烽火中潍坊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透过这部剧,我们更加了解这座城市——她的人民一步步踏出崎岖山路与崭新的大厦紧紧依偎,她驾轻就熟地舒展着自己的街筋巷骨,聚拢着每一条山路崎岖之处滋养的人间烟火,白云蓝天,青山绿水,千重稻菽,把酒话丰年。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故乡就是沧海的水,是明月卷起的浪,是刻在骨上的一方印记。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倡导诗歌应具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品质,这也正是回望故乡时,心中激荡的热切念想:故乡带给我们清晰的来路与去路的指归和温暖清澈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