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心灵成长 播种美好明天 |
我市推进德育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赛 通讯员 马娇)“同学们,你们听过《七子之歌》吗?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歌词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吗?”在澳门回归22周年纪念日前夕,坊子区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唱响爱国风 践行爱国心”主题系列活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让学生们感受到澳门回归背后的历史沧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热爱祖国、民族复兴的种子。今年以来,我市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通过加强制度保障、校园文化引领、搭建丰富活动等有效举措,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传统文化是学生优质的“精神养料”。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立德树人的养分,成为全市推进德育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此,我市印发了《潍坊市中小学立德树人基本要素模型》,确立“5543”立德树人要素模型,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参照。组织中小学“一校一案”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通知》,并出台《潍坊市中小学加强节约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扎实推进德育工作落实落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市积极探索将党建、党史工作与德育课程相结合。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四史”教育和“三红工程”,推动党史国史进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五老”志愿者进学校、师生全员进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进家庭,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融合育人。“我们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今年,有2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课程入选省级思政‘金课’,2名教师入选‘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数量全省最多。”潍坊市教育局学校党建科科长史祥华向记者介绍。 活化教育形式、增强学生参与度是让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事半功倍的重要诀窍。我市教育系统每年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全年在网上举办“科技节”“动漫节”等学生普及性科学创造活动,每年有90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大赛等获奖数量连续17年位居全省首位,坊子区也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校园绿化亮化美化、提升环境文化内涵等10项重点工作,展示“四季最美校园”130所。创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元素建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