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片) |
|

|
|
◎肖胜林
潍坊禹王国家湿地位于白浪河下游。由潍坊沿白浪河堤北行三十几公里,有一桥,叫蔡家栏子大桥。至桥,西行,即到禹王湿地。 湿地多柳树。路两边植了柳,河塘沟汊岸边也会有三五株柳,柳树皆茂盛。夏日里,垂柳依依,树影婆娑。那近水的柳树,枝条柔柔软软的,垂到水面上。微风里,柳枝儿拂过水面,荡起几圈涟漪。绿树浓荫风浅浅,绿柳下,常有人安静地坐着,垂钓。 湿地遍布荷塘。荷塘大小不一,方圆各异。六月里,荷叶满塘,荷花吐艳,荷花洁白似雪,娇艳如霞。这时节,整个湿地,荷香飘悠,沁人心脾。 荷塘岸上有田,种的是“袁隆平海水稻”。万亩湿地万亩田,禹王湿地也是袁隆平海水稻基地。“水满田畴稻叶齐”,夏天,稻子叶子青翠,刀削般整齐,远望,稻田内绿绸缎般一片,像极了一幅油画。常有羽毛洁白的水鸟盘旋于稻田上空,也有蛙鸣声出稻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站在稻田边,可以和宋朝词人辛弃疾共愉悦。 湿地内石桥居多,大多时间,桥与水面齐平。夏季里大雨,或者白浪河开闸放水,有的桥面便被水淹没。没过桥面的水往往不深,也就能到人的脚脖儿。有人从桥上涉水而过,成群的鲫鱼瞬乎远去,而小不点儿的鱼儿,却不忌惮地叮人的脚,痒痒的。 湿地桥多,石拱桥却只有一座,架于流经湿地的溎河之上,桥便叫溎河桥。一孔半月形的桥洞临水照影,很有些古意味道。桥西有一村,名唤邵吕店村。村中三五老人,常于晨昏,出来散步,踱至石桥顶,就站一会儿。水波潋滟,河风涤面,水色润心,可以度一段惬意的时光。 溎河桥东立一大石,雕刻了“禹王湿地”四个大字,大石的一侧有宽不足米的木桥,贴水面,曲折蜿蜒,迤逦远去。 走上木桥,就走进了绿色里。桥两边密生蒲苇,蒲苇浓绿,挨挨挤挤。张开双臂,手可以拂过蒲苇的叶子,清清凉凉。蒲苇深处总有鸟儿啼鸣,清脆嘹亮,却是忽远忽近,只闻其声,不见鸟影。 顺木桥一直走,原本以为就只在蒲苇中穿行,却见眼前木桥高起。循木阶而上,至顶,豁然开朗,放眼望去,蒲苇外大片大片的荷叶铺满河道,红艳艳的荷花绽放其中,真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圆滚身子,尖嘴的麻鸭,悠然地漂浮在荷花荷叶间,燕子飞过来,斜掠过麻鸭,麻鸭一下子钻到水里。许久,才从更远处冒出来,引得荷叶浮动荷花摇曳。也有美得让人心尖儿打颤的红蜻蜓,小巧,红艳,震着翅儿,落到红荷上,一眨眼间,竟让人难辨身影。 河中建有两座人工岛,唤作葫芦岛。葫芦岛上杂花多,花不大,却繁密,姹紫嫣红,开得自由自在。岛上建有一木楼,高十余米,谓观光台。立于楼顶,看那高高低低的绿,看那清清澈澈的水,看那姹紫嫣红的花。有绿,就有了生机,有水,就有了灵气,有花,就有了欣喜,那,谁又不觉得唯美而浪漫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