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献在社区 青春勇担当 |
——记第六批全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赵聪颖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在这片老旧社区,每天都能看到一名年轻女孩匆匆穿行的身影,她话语亲切,步履如风,今年28岁的她已经在这里工作5年了,她是社区老人的小棉袄,也是困境少年的好姐姐,更是社区青年的领头羊。她就是奎文区工福街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副主任赵聪颖。 工福街社区位于中心老城区,老旧小区多、遗留问题多、特殊群体多、社区资源少,但赵聪颖和社区党委一起,怀揣满腔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一件件小事,让原本的老旧社区在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实习到工作,五年间赵聪颖一直扎根在工福街社区。初到社区,她就展现出了特别的技能——能“文”能“武”,“文”能坐在那里三四个小时,只为思考一个社工项目,用专业知识开展社区管理工作,在参与困境青年、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项目方面收获颇丰;“武”能组织居民进行民主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种难题,深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敢想敢干,一直是她的标签。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区干部,赵聪颖主动作为,发挥专业社工优势,策划实施了“团聚青春”项目,把社区青年团结在一起,连续一个月晚上加班去社区青年家中走访调研,倾听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开展系列帮扶,用长时间的相处拉近彼此距离,带动了社区青年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来,成为支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区特殊群体时刻牵动着赵聪颖的心,她运用专业社工理念,链接社会组织资源,开展特色品牌服务项目,用一次次服务和一个个项目,换回社区居民一张张笑脸。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赵聪颖发现附近有一名男孩经常趴在母亲卖菜的菜摊上写作业。经过仔细询问,她了解到:男孩叫小峰,患有白癜风,跟着进城务工的父母一起生活,性格自闭。赵聪颖随即向社区党委汇报,经过商讨,决定策划开展“融入新家园”贫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项目。经过一次次沟通陪伴,小峰变得开朗自信,现在还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小志愿者。目前,该项目精准帮扶了18名孩子,共开展服务6000人次,项目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2020年的春节,是一段令赵聪颖刻骨铭心的回忆。疫情让整个城市都紧张了起来,社区防控是基础,责任重大。大年初二,赵聪颖就回到工作岗位,吃住在社区,奔走在防疫第一线。她每天除了要查清社区居民的出入情况,还要保障居民的生活用度,协调志愿者运送物资,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饿了就啃两口馒头。 因为工作繁重、休息不好,赵聪颖发烧到了38℃,而她担心的却是自己会给社区拖后腿。做完核酸检测拿到结果时,她如释重负,没有多想便再次投入工作。因为得不到休整,她一个月内发烧3次,但每一次都是揣着核酸检测报告就上了一线。她说这是战场,轻伤怎能下火线! 走得坚定,是因为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赵聪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社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连接的是成千上万的家庭,所以她要用她的热情让这一公里繁花锦簇。赵聪颖表示,她将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奉献自己的青春,等待着这条路上的阵阵暗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