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十笏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人民广场的樱花
《驶向春天》
约好了春天你就来
今春,家里的特殊客人
回忆我的祖母
我的姥姥
抗疫诗词选登
2022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忆我的祖母



  ◎丛秉政

  我的祖母王国英辞世二十六载了。如果她还活着的话,今年整整一百一十岁了。因为疫情原因,今年清明节不能亲至祖母墓前祭扫了,缅怀之情,无语凝噎。
  祖母在八十四岁那年的一个冬夜里安详地走了。她临终前没到医院去受种种罪,也没给儿女们添太多麻烦。很多年后看到一个资料说,这个世界上非病非灾、自然老死的寿终正寝之人不足百分之五,无论寿限长短,皆可谓有福之人。
  祖母虽未进过学堂、不大识字,却很明事理。十二岁之前,我多半时间是在她身边度过的。介子推与寒食节、王羲之“洗砚池”、岳母刺字、郑板桥在潍县等故事,最早就是听祖母讲的,当然这些故事也揉进了她自己的理解和演绎。祖母给我讲过一个“贪心不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小伙子飞到了太阳里,看到遍地黄金,喜出望外,拼命捡拾金子,实在拿不动了也不肯放弃……突然太阳落山了,漆黑一片,那小伙子再也没能回来。年过半百再回首,祖母讲的这些故事里蕴含的“知止则止”等人生至理,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祖母生前经常念叨要“行好莫求报”。有一年,外村一位腿脚有残疾的修鞋匠在我们村里突遇倾盆大雨,祖母恰好遇见,就把他接到家里避雨,还做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给他吃。后来这位鞋匠逢年过节都来看望我祖母,并拜她为干娘。发小乐庆是我的小学同学,他父母早亡,经常受到一些大孩子的“霸凌”,有一次他在街上被两个小混混拦住勒索威吓,我祖母正好路过,“路见不平一声吼”,呵斥并教育了那两个小混混,义正辞严警告他们以后不要恃强凌弱。这还是后来乐庆跟我说的,对此他终生感激,至今念念不忘。三十三年前,他去山大校园看望我,劝我安分守己好好读书,并请我下了顿馆子,临走之前送我二百块钱。那时的二百块,简直是一笔“巨款”,足够一个学期的基本生活开支。二十八年后,我儿子考上大学,乐庆还热情招呼宝都的几十位老少爷们隆重祝贺一番。
  我的曾祖母当年据说做了两次九十九岁大寿,为此特地给出生不久的我四伯起乳名就叫百岁。我祖母常以此自励,争取能活“三万六千天”。她对衣食的要求很低,吃饱穿暖足矣。生活困难时期,祖母都是把白面馒头、大饼留给我,她自己吃煎饼、窝窝头等粗粮。祖母的娘家就是马宋街,她擀的“马宋饼”,用生铁鏊子精心烙熟后,碎花匀美、筋道可口,此后多年,再也没吃到过这样的面品美食了。晚年她对饮食的唯一嗜好是每天喝上二两白酒,从不过量,说是喝了暖胃、舒服。
  每读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于我心有戚戚焉。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她就驾鹤西去了。此后每年清明节给祖母扫墓,都会洒上一瓶她生前爱喝的“杏花村酒”。受当时条件所限,没能留下祖母的任何音像资料,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确实是一大憾事。但祖母慈爱可亲、坚忍达观的音容笑貌,永远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祖母生前经常念叨要争取活到“抱重孙”,但她日盼夜盼还是没能见到她的重孙,颇为遗憾。祖母去世三年多,她的第一个重孙才来到人世间。巧合的是,祖母的生日与我儿子的生日是同一天,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