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第一资源”激活“最强引擎” 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昌邑“才”力 |
|
|
◎昌邑市委书记 李玉祥 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吹响了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进军号角,明确了做好新时代全市人才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昌邑市将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搭建育才用才“主阵地”,构筑留才爱才“生态圈”,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昌邑“才”力。 “引进+培育”同步推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深入实施“潍水英才”聚集计划工程。坚持引才聚才并举,扩增量、优质量并重,依托山东省人才发展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济南等地建立“人才工作站”,积极举办综合性城市推介、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用活在外商会、校友会等优势资源,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0个以上。深入实施“智汇故土”人才集聚工程。持续深化高校毕业生来昌、回昌、留昌“3C”行动,高水平举办“昌邑籍在外学子家乡行”系列活动,力争每年引进大学生3000人以上。深入实施“筑土培基”人才培育计划工程。分类抓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农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企业家人才“五类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国家级、省级、潍坊市级重点人才工程申报,每年新引进培育潍坊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10人以上。 “产业+平台”同频共振,搭建育才用才“主阵地”。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加快产才融合作为引领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更多发展场景、搭建更多发展舞台,实现同频共振、释放强劲动能。一枢两翼、三链融合。加快建设以智联大厦为核心,以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区为纽带的人才创新创业智谷,每年招引大院大所“智囊团”5个以上,加快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效促进高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聚才、以才兴产。结合县域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构建“1个党建联盟+1个产业联盟+1个产业研究院+N个高校(科研院所)+N个人才”产才融合新模式,为工业立市、产业兴市提供智力支持。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狠抓“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建设,做精做强潍坊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研究院、潍坊氢能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海内外高校院所深化合作,每年新增潍坊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处以上。 “政策+服务”同向发力,构筑留才爱才“生态圈”。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结合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持续转变作风,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充足的“阳光雨露”,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政策扶持再加力。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招才引智“黄金十条”,打造政策洼地,构建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亲情服务再加深。创新打造“‘邑’心为企”服务品牌,设立人才服务中心,组建专职化、专业化人才工作者队伍,通过开发“智汇昌e”便捷服务平台、推行“潍水英才卡”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广大人才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重才氛围再浓厚。加大对优秀人才、能工巧匠的宣传表扬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人才的位置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