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种子” |
——市关工委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
|
|
青少年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文/图 为普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让青少年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近年来,潍坊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的独特优势,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积极拓宽工作渠道,活化教育形式,不断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多渠道、常态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法治种子”。 自2015年起,市关工委组建了市县镇三级“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吸引有法律特长的“五老”志愿者参与其中,每年印发《潍坊市“五老”志愿者关爱宣讲团服务手册》,由学校邀请专业背景与宣讲主题符合青少年实际需求的讲师,利用主题班会、宪法宣传周等契机,对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普法教育宣传,每年开展法治教育宣讲500多场次。各级关工委还积极开展网上法治教育,利用教体系统远程互动课堂平台开展法治宣讲直播,辖区学校教室一网通达,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近年来,各县市区立足当地实际,编印青少年法治教育读物十余种,让刻板的法治教育教材生动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市关工委联合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市聘任800多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在职能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持证上岗,以寒暑假为重点,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吧专项检查,倡导依法经营,强化教育引导,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等游艺娱乐场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另外,各级关工委注重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扶帮教工作,聘任政法战线、教育战线的离退休老同志组建“五老”关爱帮教团,采取“一联一”“多联一”或“一联多”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教活动,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建立结对帮教档案,落实跟踪服务措施,切实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全市各级关工委以遵法学法守法为主题,突出智能化、信息化、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辅助实物、展板等高标准建设一批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邀请“五老”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的法治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效果。 各级关工委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为载体,常态化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案例分析、小视频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法律知识“活起来”,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