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保障有序复工复产
注入红色基因 物业更暖民心
鄌郚镇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潍州路街道 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
高崖水库库区 项目建设与人才引进紧密结合
全员都是志愿者
党建领航战疫情 逆行出征护健康
2022年05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领航战疫情 逆行出征护健康
——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凯    通讯员 管益涛 徐华胜
  勠力同心共战“疫”,春回大地百业兴。
  农民备耕,企业复产,店铺开业,学校复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潍坊有序按下“启动键”,在明媚的春光中驱散了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
  回首3月,奥密克戎变异株突袭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敏锐地意识到,与病毒正面交锋,就是在打仗,在打硬仗,要打胜仗!3月10日晚接到任务后,市疾控中心党委迅速反应,尽锐出战,坚持让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同时间赛跑,昼夜奋战,成为第一个到达现场、最后一个撤离现场的应急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疾控力量。
  抓在平时才能用在战时。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都不是天生的,好作风也不是一天养成的。
  市疾控中心从成立至今,历经抗震救灾、H1N1、H7N9、抗洪抢险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锤炼出了“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的过硬品格。在历次“战役”中,每一名疾控人都把“应急”作为一份责任,叫着就上,上去就干,干就干好,用“铁肩膀”扛起了一面面红旗,用“硬脊梁”撑起了一座座战斗堡垒。
  这次疫情来得突然,市疾控中心提前谋划,早早建立起应急转换机制,实现了平时到战时的快速转换。在疫情处置一线现场,市疾控中心党委第一时间建起了临时党支部,选派业务强、党龄长的同志担任委员,每晚汇总情况、研判疫情、商量对策。一场场研判分析,一次次专题部署,一遍遍督查落实,始终把战胜疫情作为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来抓。
  党支部的果断决策,党员的争先担当,也激发和带动了现场所有工作人员的干劲和拼劲。即便是工作再忙再累,也没有一个人讲条件、谈困难。
  越是急难险重,越是需要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疾控中心党委在临时党支部内下设了七个党小组,组与组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无缝衔接,实现了信息共享、群策群力,每天下午形成《流调快报》,向市指挥部报告每天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建议,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每一个处置阶段,大家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三公(工)协同、市县融合、快速精准、调控同步’的做法,基本实现了‘链条清晰的3天控制、链条相对复杂的7天控制’的目标。”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说。
  “您好,这里是潍坊市疾控中心……”“您好,城区核酸检测点已经24小时开启……”疫情期间,8232244潍坊市疾控中心应急值班电话算得上是最繁忙的咨询热线之一,它的主要职责是为群众提供政策和专业咨询服务,接收上级来电,以及社会疫情信息报告等。“白天我们设了双岗,晚上单岗,24小时在线服务,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听量能达到1000个。”市疾控中心的值班人员表示,他们平时连吃饭都要小口快吃,生怕耽误接听群众来电。
  说到底,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疫情面前,市疾控中心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时,根据市委指挥部安排,市疾控中心干部职工以无私之心,勇于担当尽责,紧急对接各大企业,协调各方力量,48小时完成硬气膜实验室建设,36小时完成智慧流调系统的紧急部署,24小时完成移动核酸检测车和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打款供货,彰显疫情防控的“疾控速度”。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和人民的召唤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流调溯源、检验检测、协调保障等各方人员的通力协作。他们虽然分工不同、年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在抗疫一线,有着32年工作经验的老党员陈作森动情地说道,“共产党员就要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接受检验。”陈作森在负责流调人员现场调度工作的30多天里,几乎没回过家,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时困了就睡在几把椅子摆成的“简易床”上。核酸检测结果往往在下半夜才能出来,接到流调任务后,他总是第一个到位,最后一个休息。
  凌晨两点,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这里有一支由22名业务骨干组成的特殊队伍——核酸检测队,负责样本复核、抗体检测、基因测序工作。大家全副武装,专注于每一份样本,发挥了“一锤定音”作用。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几乎处在白天黑夜连轴转的状态,工作到凌晨已成常态。在全基因测序工作中,刘德辉、聂清针对刚刚接触不久的测序工作,彻夜坚守在测序一线,保证了测序工作的顺利完成;其他人员特别是年轻党员们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完成核酸检测后继续投入测序工作中,一干就是二三十个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急协查队员是完全隐藏在幕后的人,他们的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乔宗雷主动请缨,与其他6名年轻业务骨干一起组成应急协查组,每人一晚,轮流值班,通过重点人员协查系统、公务邮箱和传真等途径收发全国各地的协查函。疫情期间,他们日最高接收重点人员信息近200人次,日最高发送重点人员信息800余人次,7×24小时随时在线带来的疲惫没有让他们退缩,堆案盈几造成的压力不断激发他们的斗志,保证了疫情不出现外溢。
  在做好本市疫情防控的同时,市疾控中心积极响应,主动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累计派出26人次奔赴青岛、威海、滨州、济南等地,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于绍起作为省级疾控流调处置队队员,也是一名13年党龄的业务骨干,先后到青岛黄岛、莱西参与疫情防控,返潍后立即参与我市疫情传播链、风险点分析,现场参与潍城、寿光等地疫情防控工作,近两个月没有回过家。
  疫情防控是场硬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的战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大家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份份责任和担当。
  “一定要排查清楚所有隐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坚决不能让病毒再流入社会”……一声声号令,就是一份责任。在当时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潍城区,每名流调队员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搞不清楚的就跑现场,现场不清的就调录像,录像不清的再去现场,三人一组,就算一晚上不睡觉,也要弄明白每一个风险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面对复杂的感染情况,他们抽丝剥茧地还原传播途径,推理溯源,生怕漏过一个细节而导致误判。
  三十多天里,市疾控中心全面负责流调溯源工作,对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详细流调,及时快速排查密接人员。除原发病例外,续发病例均在排查出的密接中,没有发生疫情外溢。特别是针对我市某地的流调溯源,尽管情况相对复杂,但通过综合运用活动轨迹、基因测序、血清抗体等方法,厘清了来龙去脉,因其具有的“典型示范意义”,得到了省、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对于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通宵达旦,是工作常态;精准快速,是工作状态;保卫家园,是坚定信念。本轮疫情期间,很多工作人员在岗位上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其中,既有工龄三十多年的老领导、老专家,也有工作不久的业务骨干;既有刚回家又背起行囊外出执行任务的孩子爸爸,也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不是疾控人不想家、不恋家,是职责让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如何让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少受影响?市疾控中心勇于突破常规,敢于担当,先后对坊子、安丘、峡山、诸城提出“提前解封”的建议,有6名疾控专家在“提前解封”建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看似简单的签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配得上“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称号。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展望明天,市疾控中心党委将把抗疫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继续当好疫情防控一线的“排头兵”“侦查员”“守护者”,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公共卫生防线,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