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持续增进群众福祉 |
——我市开展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试点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文娟 文/图 5月10日,潍坊市财政局召开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现场推进会,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 据了解,市财政局率先开展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试点,支持乡镇(街道)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法律、交通安全、社区卫生、乡村大厨房等公共服务事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以来,奎文区廿里堡街道南屯社区、高新区清池街道府东社区、青州市高柳镇西水渠村、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学府新城社区、昌邑市奎聚街道府前社区5个社区被纳入全市首批试点名单,奎文区廿里堡街道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法律咨询: 从“到处找”到“送上门”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去,奎文区廿里堡街道的百姓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要跑很远的路到司法所咨询,费时费力。 为此,潍坊市财政部门支持廿里堡街道每年拿出3万元资金,购买北京盈科(潍坊)律师事务所服务,通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方式,安排10名律师每周至少一次,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开设法治讲座、进行人民调解、解答法律咨询等活动。公共法律服务在廿里堡街道已成为一种“随时随地”的服务,目前已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逐渐成为群众的“新时尚”。 铁路道口: 从“小心过”到“放心行” 曾几何时,胶济铁路坊子支线穿廿里堡而过,与金宝街、凤凰街、潍胶路形成了3个铁路道口,路窄且坑洼不平,成为影响百姓出行的“卡脖子”道口。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潍坊市财政部门投资5000万元,对3个铁路道口进行拓宽改造,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 道口通畅了,但交通安全又成了绕不开的问题。一边是呼啸而过的火车,一边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穿行需要小心翼翼。经联系铁路部门,答复是问题由地方自行解决。基层人手紧张,无法再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看守铁路道口。于是,当地党委、政府又想到了政府购买服务这一“灵丹妙药”。 财政部门不等不靠、主动靠前服务,立即安排资金153万元,购买坊子区红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服务,21名专业保安分三班倒,24小时值守铁路道口,及时开放公路信号、关闭道口拉门,保障了铁路列车运行和周边群众出行安全。 疫情防控: 从“社区办”到“一起办” 疫情防控考验着社会治理“基本功”。疫情期间,高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有效动员了社会力量,发挥了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2021年,高新区就开始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的尝试,成效明显。2021年11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投资30万元,委托潍坊市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运营高新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全力助推社工站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培育、社会事务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政府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不仅转变了政府职能,更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疫情期间,高新区一个社工总站加5个社工站,捐赠价值近80万元的防疫物资,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加入抗疫一线,充分发挥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作用,凝聚起社区疫情防控的社会合力,为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的专业力量和公益力量。 社工总站积极衔接社会资源,协调组建8支应急志愿服务队参与抗疫服务,调度志愿者406人,在府东社区等60余个社区(小区)协助核酸检测,共服务20万余人。 除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外,2022年,高新区批复各项社区经费预算共计1800余万元,广泛用于扶老助残、医疗卫生、科普教育、妇女幼儿、就业等多类型购买服务项目。 记者快评: 让幸福时时洋溢在群众的笑脸上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长期以来,基层遍布“棘手事”“矛盾窝”,卫生健康、社区纠纷、安全隐患等成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绊脚石”。再加上基层干部人手不够、专业知识不足、经验相对缺乏,又进一步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潍坊市财政局率先开展的政府购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试点,在法律服务、乡村大厨房等众多公共服务事项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今年的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幸福时时洋溢在群众的笑脸上。 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倾情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潍坊市财政局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在更大范围内支持和推广政府购买卫生、养老、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对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有了奎文区廿里堡街道的先行先试,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道府东社区、青州市高柳镇西水渠村、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学府新城社区、昌邑市奎聚街道府前社区也分别将社工、农厕管护、社区治理数字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服务事项,交给了专业化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和为民服务能力,使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一幅基层治理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