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植“红廉”文化沃土 |
——昌邑市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侧记 |
|
“这次参观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马渠村在战争年代形成的‘不占群众便宜、不贪抗战物资、不出卖同志、不叛变投敌’的‘四不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崇高精神,在传承‘红廉’基因中做一名合格党员。”在参观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红廉教育基地时,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昌邑市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革命历史中的清廉元素,实现“以红育廉、以廉促红”,让红色教育与廉洁教育“同频共振”,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悟廉洁力量,不断充盈清风正气。 一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段英雄事迹就是一本红色教材。该市将廉洁文化与红色文化、本土文化相结合,把全市20余处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串联成线,打造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昌邑“红廉”教育“足迹图”,引导参观者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中感受昌邑的清风廉韵,接受红色革命廉洁文化的洗礼。近年来,到昌邑市各红廉教育展馆接受红色洗礼和廉洁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达20万余人次。 廉洁文化要深入人心,必须“接地气”。该市通过音乐剧、顺口溜、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红廉”文化宣传,致力于用红色故事打动人、用廉洁思想感染人。开展“学党史、话廉洁、悟初心”红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征集创作了歌曲《洁白的梨花》、故事《马渠“阿庆嫂”》等本地“红廉”文化作品40余篇。 为使廉洁文化贴近党员干部日常生活,该市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举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家风”系列活动,组织廉洁家风主题征文比赛、“两代人”共同参观红廉教育基地、为无名烈士碑朱笔描红、“送廉入社区”宣讲等,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参与中接受红色廉洁文化洗礼,传承优良革命传统,涵养好家风、好作风,不断提升“红廉”文化的传播力、渗透力、感染力。 (齐彤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