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保三是寿光市牛头镇人。在抗战时期,他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并被推选为司令员,打响了鲁东抗战“第一枪”。 1949年青岛解放后,马保三任青岛市市长。得知马保三当了市长,他的表哥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青岛,让马保三帮忙安排工作。由于工作繁忙,马保三没说上几句话就去处理公务了。几天后,马保三对表哥讲,工作已经安排好了。表哥兴冲冲地问是什么单位,马保三回答说:“就是跟舅舅回家好好种地。” 此外,生活上马保三也一直保持简朴,从不搞特殊。解放初期,党政机关实行供给制,按规定,身为市长的马保三可以吃“小灶”,机关决定每天为小灶加点鸡肉。他知道后,赶忙嘱咐秘书:“吃小灶已经很好了,不能脱离群众。他们若问你时,你也不能答应,你若是接受,就是帮我的倒忙!”马保三离开青岛时,市委送给他两个皮箱、两个木箱,他告诉秘书:“进青岛时带的什么,走时还带什么,多一件也不要。”随即让秘书把箱子还给了青岛市委。 (杨振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