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昌邑:盐碱地小麦创造高产奇迹
新农人的新担当
雷雨来袭 暂别高温
寒亭启动“潍星工厂”大学生下乡支农行动
红河镇党建引领 夯实“引才”基础
开元街道筑牢“三合一”场所安全屏障
以高质量城市党建引领“更好的奎文”建设
2022年06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邑:盐碱地小麦创造高产奇迹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6月21日,随着最后一垄麦穗卷入收割机,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2.3万亩小麦全部颗粒归仓。从11日下午开机收割到21日,青阜人用10天时间演绎了一场与天时赛跑的抢收大战。

 夜以继日抢收忙
  6月16日上午,一则天气预报让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孙德东骤然紧张起来:16日夜间将出现极端天气。天时不等人!若出现大风造成小麦倒伏将增加收割难度。
  当天上午,青阜农业综合体自有的全部机械立即进入大田,并紧急调度周边收割机增援。当天下午,数十台收割机驰骋于沃野,展开抢粮大战,一直奋战至晚上9点多。当天夜里,各式机械刚刚收工停歇,风雨冰雹骤然而至。
  连日来,青阜的麦田里展示着一幅幅抢收抢种的图景:谷神收割机平稳驶过,沉甸甸的麦穗收于机仓;整齐打好的秸秆包,随即被转运至牛场用作饲料;灭茬机把残留的小麦秸秆粉碎整平;玉米单粒精播机播下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
  各式机械边收割边整地边播种,从收获小麦到玉米播种完美衔接。“又是一个丰收季!”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满脸喜悦。

 科学种田保丰收
  小麦丰收来之不易!
  去年受秋涝天气影响,青阜农业综合体的小麦播种比往年晚了近一个月。
  保丰收,从播种那一刻开始:加大播种用种量,加强越冬管理,结合实际科学制订水肥计划,一月之内喷洒三遍叶面肥,加强春季病虫害防治、预防倒春寒……
  在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技术部门指导下,青阜农业综合体持续加强麦苗越冬和春季田间管理,大力开展科技壮苗,为小麦增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昌邑市农业农村局还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在青阜农业综合体小麦万亩示范区内集成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深耕耕翻+减垄增地+双镇压精细播种+配方施肥+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模式,为小麦增产提供全方位保障。
  科学种田换来沉甸甸的收获:昌邑市农业农村局日前组织农技专家进行测产显示,青阜农业综合体今年小麦平均单产每亩581.7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85.3公斤,高于昌邑市平均亩产20%以上,创造了盐碱地上的小麦高产新纪录。

 盐碱改良今胜昔
  “581.7公斤的绝对产量并不算高,但对于长年低产的盐碱田来说,这个产量殊为不易。”6月11日,在青阜农田的地头,昌邑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青阜农业综合体之所以能在盐碱地上创造高产的奇迹,来自于数年坚持不懈的土壤改良。
  青阜农业综合体地处昌邑北部的盐碱滩涂地带,过去作物种植基本靠天吃饭,多年来小麦平均产量维持在二三百公斤左右,年景不好时经常颗粒无收。近年来,昌邑市及柳疃镇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大力推进盐碱地改造,组建“村集体+企业+农户”的青阜农业综合体,修渠建库,引淡水降盐碱,进行大面积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让昔日盐碱地成为拥有完备种植产业链、面积覆盖十多万亩的“大粮仓"。近年来,青阜农业综合体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经营。目前,全部流转托管土地面积达到10.2万亩,因地制宜实现了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多元化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形成耕、种、管、收、烘、储、销一条龙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农业振兴的“青阜路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