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全市防汛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市领导检查督导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我市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全市首个人才服务联盟在寒亭区(经济区)成立
奎文区优化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以“五个一”为载体 不断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昌乐县聚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网格治理:贴近了群众,和谐了社区
提振争创一流精气神
2022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出“组合拳” 下好“先手棋”
昌乐县聚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昌乐县2022年夏季人才招聘洽谈会现场。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摄



  □通讯员 郝际文 文报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今年以来,昌乐县聚力推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就业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有力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06人。
  创新“线上平台”,变“海投求职”为“精准对接”
  为帮助求职者找到称心工作,昌乐县人社局创新“码”上就业,让岗位“触屏可及”。组织14家人力资源公司常态化搜集最新岗位信息,合集在线推出“昌乐就业码”,在公众号、APP和村居、小区广泛推广宣传,方便求职者扫码选岗、“码”上就业。今年以来,已发布就业岗位7837个。
  为进一步推动人岗精准匹配,昌乐县人社局借鉴“直播带货”方式,在“春风行动”中搭建“直播带岗”平台,组织专业主播为汇锋新材料、山东矿机等303家企业(项目)面对面直播送岗。借助智能手段实现求职者与岗位信息精准匹配、简历在线投递、在线面试等功能,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双向选择。目前,开展“直播带岗”22场,提供就业岗位9269个,近3万人次参与。
  创新“手造微工厂”,变“家庭妇女”为“产业工人”
  昌乐县织带产量占全国20%,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昌乐县人社局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探索“手工艺制造、微资金投入、工厂化运营”的“手造微工厂”模式,支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手造微工厂”,促进灵活就业。目前,新发展“手造微工厂”15家,带动1100余名妇女不出家门实现就业,做到务工、顾家、农忙“三不误”。
  为保障“手造微工厂”健康平稳发展,该县人社局加强帮扶指导,创新“金融+就业创业”,帮助“手造微工厂”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房租、水电减免优惠政策,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今年以来,已为552家创业企业争取银行贴息贷款8568万元。此外,该县人社局还搭建创业成就展示平台,激励有创意、能励志的创业者走上舞台展现风采,吸引更多创新创业创意项目和人才投身于创业浪潮。举办“创业之星”评选、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让各类创业典型走到前台。今年以来,共培育创业典型200余个。
  创新人社服务,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
  “我们依托社区、网格探索建设‘人社驿站’,赋能‘人社驿站’以就业招聘、权益保护、职业培训、创客沙龙等7项基本服务和其他个性服务的‘7+N’服务,打造了群众身边的就业服务综合体。”昌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光兴如是说。
  没信息、没信心是许多求职者的两大难题。为帮助求职者解开求职路上的难题,昌乐县探索建设“人社驿站”,打造“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招聘,时时有服务”全方位服务模式,驿站还可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提供免费的茶水、歇脚、充电等服务。目前,该县大上芙蓉苑、昌盛花园二期等17个“人社驿站”已试点运行。
  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群众办理人社业务,昌乐县采取信息技术与窗口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智慧人社”,为群众提供互动式、自助式、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办理各种服务事项5.9万项。近期,该县组织人社专员、服务企业专员通过走进企业解读惠企政策和大数据精准对比,对符合条件的第一批202家中小微服务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22.7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506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