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边光景一时新 |
——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精心打造环湖经济带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夏日时节,自峡山水库大坝沿西环湖路南行,一侧是无边碧水,一侧是满目葱茏。埠望庄小公园、樱桃采摘基地、艾草种植基地、潍泉民俗村依次排开,间次可见藕塘、钓鱼池等休闲业态。 为全面开启峡山二次创业新征程,深入践行“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今年以来,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充分发挥峡山湖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以环湖漫道为轴线,着力发展餐饮民宿、艾灸产业、生态采摘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融吃、住、游、购、娱等诸多元素的文旅环湖经济带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在埠望庄小公园,记者看到路面硬化、绿化景观等基础建设已有大概模样,几台工程机械正在施工,景观建设正在推进中。 今年以来,王家庄街道聚焦文旅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以环湖路入口处为起点,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红色博物馆”、埠望庄小公园,为文旅产业提速发展奠定基础。持续打造环湖景观,发展莲藕种植,同时,进一步发挥环湖沿线渔业资源优势,全方位提升休闲游玩体验,规划发展休闲垂钓产业,规划建设1到2处环湖沿线钓鱼场,吸引垂钓爱好者。结合朱子村“朱熹”文化和渔网编织产业参观、石头崖大樱桃采摘等,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增强游客深度体验和参与度。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民宿,突出“峡山野生鱼”等地方特色,建设火车主题休闲餐厅和精品特色民宿。 产业赋能文旅发展 7月15日,记者在紧邻湖畔的潍泉村看到,一边是风格各异、已具雏形的民宿,一边是湖天一色,柳色依依,风光怡人。据悉,潍泉村是距离峡山湖最近的村庄,风景优美,更可品尝地道野生鱼,形成了独特“鱼文化”。村东侧有市级文物保护工程潍泉扬水站,村内现存一个泉眼遗址,为开发旅游业提供了保障。潍泉村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村里将充分利用闲置村居开发打造精品民宿,去年以来已建成5家。 沿环湖路,与潍泉村一样有着良好发展基础的还有石头崖、董家套、朱子村等,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石头崖村有大面积大樱桃采摘园;董家套村大力发展艾草产业;朱子村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村庄,南宋哲学家、理学家朱熹曾在此研学,为纪念朱熹,建设了朱子祠,朱藏村遂改称朱子村,村内还有朱子石龟等历史遗存。 多措并举强力推动 王家庄街道位于峡山水库西岸,境内名人荟萃,古迹众多。韩信、朱熹、郑玄、王昱等曾在这里驻足留迹。秦朝的古战场、孙猛冢,汉代的古城堡、邓袭墓、盖公祠,战国时期的黄公庙,北周的三宝塔,唐初的昌安县故城,北宋时期的青公庙、朱熹祠、朱子石龟,明代的法林寺遗址,近代的扬水渠等遗迹遗存遍布境内。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环湖旅游带,自去年以来,街道成立环湖旅游发展专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持续督导,强力推进。落实干部分工包靠,推行一个领导包靠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特色村。相关社区和村明确分工、协调联动、一体推动。建立“上级争取、街道奖补、村级自筹、市场参与”工作机制,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结合,多渠道保障环湖旅游发展提升工作资金需求。对工作进展快、成效好的村实施奖补,激发村级主观能动性,同时大力招引社会资本,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工作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