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发展 铸魂育人 |
——潍城区西关中心小学纵深推进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王路平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立德树人,为校之本。不知不觉中,由潍城区西关中心小学业务校长季爱美担任主持的潍坊市思政名师工作室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其间,在探索和推进中,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党员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将爱国爱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用理想信念指引学生成长。 一年来,季爱美带领的工作室成员由原来的3人扩展到8人,从工作室成员的职责到工作室开展工作的计划制定,从课堂到课题,从研讨到实施,每一个成员都充满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快速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期间,两名成员已由预备党员转正,一名成员不断进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队伍不断注入新血液、新力量。 在探索的过程中,工作室通过“两堂”育人举措,以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和教育活动为载体,将“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 思政课堂示范与联动教研提升相结合。鼓励教师从个人小课堂走出,成立联动大课堂,与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对话,与工作室成员研磨课程,针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设计、学教活动的设置等,详细分解,逐一突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天地。 家长课堂面对面,联动思政育人渠道。定期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有效促进孩子对家长教育方式的接纳与理解,促进亲子之间的双向沟通,传承和发扬家庭美德,真正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要求。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整合资源,促进思政融入生活,融入学科,发挥更大效能,是工作室的主攻方向,也是工作室各项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经研究,工作室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将小学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通过精心组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为思政课注入更为活泼生动、有趣有效的动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付出总会有收获,工作室案例在潍坊市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资源开发领域一等奖,团队研究的成果《四同德育工作法》,在潍城区中小学三类创新成果奖评选中荣获育人自主创新二等奖。 该工作室还紧紧围绕学校“一基四桥”贯通西关教育发展红色路径,充分发挥既是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又是构筑党建与主责主业相通主体桥核心成员的有效途径,制定双培养机制“锻造工作室骨干”,让党建工作切实融入教师成长体系,实现教师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双提升。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作室主持人季爱美多次在潍城区作典型发言,《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起点》作为教育部德育典型案例推广。同时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以“耕耘更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来鞭策自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思政工作长足发展尽微薄力量。
|
|